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标(2022年版)》中,第四学段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习惯”,七上前两个单元主要是为初小衔接设置,因此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为之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七上课文的阅读策略应重在感性体会,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基本方法,通过朗读去感悟理解文章思想情感。七上第二单元的导语中指出,“要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作品或直接含蓄的表达。”不同于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对朗读的要求有所提高:朗读时要把握文章情感基调,同时要注意语气和节奏的变化。在教材新增的“阅读综合实践”中,任务二要求学生标注朗读时的语气、语调和节奏,可见教材对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视。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可以多设置朗读环节,通过多种方法的朗读,让学生对文章情感产生感性理解,从而代替传统教师分析、学生模仿的语言鉴赏和情感分析模式。

【教材分析】

《秋天的怀念》是七上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一篇叙事性散文,作者为史铁生。本单元主题为亲情,在《秋天的怀念》中,作者以“看花”为线索,通过“拒绝看花”——“答应看花”——“主动看花”三件事,记叙自己人生态度的转变,同时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刻画出一位坚忍、伟大的母亲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母亲真切的怀念和深深的自责。文章语言平实朴素,在质朴的文字中交织着复杂情感,值得细细品味与欣赏。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代表作,熟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

2.把握本文情感基调,学习朗读技巧,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3.品味语言,从细节描写中体会作者的复杂情感。

4.感受母爱的伟大,学会尊重、关心家人。

【学习重难点】

1.在把握本文情感基调的基础上朗读文章,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2.从文章细节描写中体会作者复杂情感,感悟亲情与生命。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来自UP主“诺子喵呜”的视频。同学们,我们通过视频以第一视角体验了视障人群的日常出行,事实上,视频拍摄者同时还有肢体障碍,我们能看到,对于她而言,每次出行都会遇到数不清的阻碍,感受到旁人异样的眼光,她曾失落、绝望,是她的导盲犬陪伴着她走出那段艰难时光,让她有勇气走出家门。我们曾有这样一位作家,他在最狂妄的年纪忽然残废了双腿,被命运推到了悬崖边,正要坠落时,却被一个人邀请去赏花,从此他走下悬崖,走上文坛,用文字鼓舞了无数人。某年秋天,他再去赏花时,又想念起这个人。这个人究竟是谁?让我们走进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二、新课学习
1.夯实字词
瘫痪(huàn) 豌(wān)豆     憔(qiáo) 悴   仿膳(shàn)
捶(chuí)打 侍(shì)弄      翻来覆(fù)去
暴怒无常:形容一个人脾气坏到了极点,时时极端愤怒,变化不定。
诀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
2.认识作家
史铁生,当代作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在一次淋雨后生病,腿部出现问题,后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透析维持生命。28岁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合欢树》等。
他的作品流露出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些作品如《我与地坛》,反映出他对于社会和人生、生与死的思考,语言优美,富有哲理。
任务一:读一读,把握情感基调
1.名家范读,判断本文的情感基调。
明确:哀伤、深沉
2.选择你喜欢的句子朗读,注意重音、停连以及语气、节奏、语调的变化。
链接材料一:
语气,是语句中内在的思想感情在语音上的表现,主要表现为语调。
节奏,是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声音形式的变化,在朗读全篇时形成的回环往复的整体。节奏要与全篇的感情基调、思想主题相一致,如轻快、凝重、高亢、低沉、舒缓、急促等。段落之间因为有情感的起伏,也会有相应的节奏变化。
链接材料二:
语调,是说一句话时语音的高低、快慢、长短、轻重的不同,语音逐渐升高、上扬,叫作升调,可以用“↗”来标示;语音逐渐降低,下抑,叫作降调,用“↘”来标示。不同的语调,可以表达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基本语气。在读准基本语气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时语音抑扬顿挫的复杂变化,能够将语句中内在的、微妙的思想感情比较充分地表达出来。同一句话,语调的升降不同,表达的情感往往也会有所不同。
预设: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语调上升,语速加快,读出“我”的激动,愤怒与绝望。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语调下沉,语速放缓,读出母亲病重时的虚弱和对儿女的不舍。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读出沉着,语速更缓,拉长,突出“我们”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和好好地活下去的决心。

3.小组合作,为下面段落进行朗读设计,注意把握语气、节奏和语调,需要三位朗读者(“我”、母亲、旁白)和一位讲解员(讲解朗读设计)。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第二课时
任务二:找一找,寻求文章线索
1.浏览文章,文章写了哪几个片段?“我”和母亲分别有怎样的表现?
①拒绝看花:“我”双腿瘫痪后陷入绝望,暴怒无常,母亲提出带“我”去看花,“我”粗暴拒绝。
②同意看花:母亲再次央求“我”看花,“我”同意明天去看,但母亲随后含恨病逝。
③主动看花:母亲病逝后,“我”和妹妹一同去北海看花,“我”理解了母亲“好好儿活”的含义。
2.根据情节内容,思考文章围绕什么线索展开叙述?
明确:双线交织。明线:看花。本文围绕“我”拒绝看花、同意看花到最后主动看花三个片段展开。暗线:“我”心境的变化。从“我”对看花一事的态度转变可以看出“我”的心境有所变化。“我”拒绝看花是因为此时的“我”还处在绝望、自暴自弃之中,本能地拒绝一切活动。“我”同意去看花,说明在母亲的努力下,“我”心中的绝望已有松动,愿意走出家门,打开心房。最后“我”主动去看花,看到绚烂多彩的菊花,“我”明白了母亲要“我”看花的深意,理解母亲“好好儿活”的期许,从此积极面对生活。
任务三:代一代,感悟“好好儿活”
分组活动:两大组分别代入母亲和“我”的角色,进入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母亲:
1.为了让“我”能够“好好儿活”,母亲做了哪些事情?从这些事情中你看出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①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从“悄悄地”“偷偷地”两个词可以看出母亲时刻在关心“我”,但又怕打搅此时无比痛苦的“我”,因此小心翼翼,照顾“我”的暴怒无常的情绪,可见母亲的善解人意和对“我”的关心。
②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母亲“挡”住的不只是窗外萧瑟的秋景,更是想把“我”内心的消极悲观挡在心窗之外,不想让“我”因飘落的树叶而触景生情,可见母亲的对“我”的关照无微不至。
③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忽然”二字,说明母亲是无意说出“跑”“踩”等字,并且立刻意识到自己的话会让儿子伤心,因此立即打住。母亲比“我”更敏感,可见母亲时刻照顾“我”的内心感受。
2.母亲要“我”“好好儿活”,她自己“好好儿活”了吗?从文章中找出关于母亲的描写,用母亲的口吻说说内心世界。
预设:
①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内心:真疼啊,但是我要坚持住,不能发出声音,儿子已经够痛苦了,我不能让他听到声音来担心我。
②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内心:我要呼吸,我要活下去,我不甘心就这么死去,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还要需要我照顾,我一定要活下去!
“我”:
1.再读文章,思考:母亲要“我”好好儿活,“我”当时是怎样活的?
①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明确:动作、语言描写,“望着望着”“听着听着”词语的重复表明“我”的行为都是突然暴起的,可见“我”情绪不稳定,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双腿瘫痪后的痛苦绝望。(绝望地活)
②“什么时候?”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明确:语言描写,在母亲近乎“央求”的坚持下,“我”勉强答应她的央求,愿意走出房间,走出内心的绝望,开始面对我的生活。(勉强面对地活)
2.“我”有没有走出绝望?“我”如何理解母亲“要好好儿活”的嘱托?
秋天我主动与妹妹去看花,说明“我”已经愿意直面残缺、打开心扉,去面对生活了。母亲爱花,在母亲离世后“我”见到花,自然会想起母亲。“淡雅”“高洁”的花其实是母亲品格的写照,“热烈而深沉”的花实指写母亲对“我”的爱是热烈而深沉的。“我”主动去看花,表明“我”此时真正理解了母亲的用心,也由此产生了对母亲的愧疚与自责,但“我”清楚,面对人生的不幸,更应积极生活,珍惜生命。说明此时“我”的心理已经从痛苦、无望转向明朗、坚强。
任务四:品一品,读懂文章标题
1.结合所学,从下面三段音乐中选出适合本文的音乐。
2.配乐朗读并思考,如何理解《秋天的怀念》这个标题?
表层义:作者在秋天怀念去世的母亲。
深层义:秋天意味着生命的成熟,作者在经历一系列事情后,真正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与坚忍,理解了母亲的用心,感悟到生命存在的意义。
3.史铁生走出阴霾后,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毫不特殊。”——史铁生

通过这篇文章,作者也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古语
热爱生命,重视亲情。当生活不如意时,家人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三、布置作业
班级将举行“家庭生活分享会”,请你回想与家人相处的日常,选择一个美好的瞬间,向同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