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五上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圆明园的毁灭》篇幅不长,全文5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地指出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部分为第2、3、4自然段,从布局、建筑、文物三个方面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第三部分为最后一个自然段,简要叙述了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的经过。

课文语言简洁凝练,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尤其是课文第3自然段写圆明园建筑宏伟,运用了对举的写法,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圆明园建筑宏伟,包罗万象,应有尽有。而写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则概述了英法联军的三宗罪:掠、毁、烧。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却用了更多的篇幅和文字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其目的是进行对比烘托,突出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是不可饶恕的罪行,是不可重演的悲剧。这不由使人想起一句话:什么是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圆明园的毁灭,就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历史悲剧,不可忘却的悲剧!

结合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也是本课的学习要求。课文的文字简练,内容简约,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前、课后搜集更多的资料,来加深理解。

学习目标
1.认识“估、煌”等10个字,会写“毁、估”等15个字。

2.能通过默读和朗读,借助关键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以圆明园昔日辉煌来对比烘托圆明园毁灭的写法。

3.能结合搜集的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加深对文章思想情感的体会。

4.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的一段特定历史,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过程

【学习准备】

课前围绕下面三个学习任务搜集资料:

任务一:通过查找资料,我了解到了关于建造圆明园的有关信息。

任务二: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圆明园文物被盗、流失或拍卖的有关信息。

任务三:利用假期,网上搜索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1983年拍摄)。通过观看电影,你认为圆明园毁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揭题读题,营造严肃氛围

读这个课题,你会重读哪个词?

重读“圆明园”,强调毁灭的可是圆明园啊;

重读“毁灭”,则强调圆明园被毁灭了这个事件。

不管强调哪个词,读到这样的题目,我们的心情都是严肃的、沉重的。

交流资料,初步了解圆明园

1.圆明园被毁灭了,现在只留下了残垣断壁,在北京的西北郊,供人们观瞻、缅怀、沉思……

课件出示圆明园的断壁残垣。

2.关于这座圆明园,你课前通过收集资料,有哪些了解呢?

请用预学单任务一搜集到的资料来说一说。

圆明园是清朝皇家园林,始建于康熙年间;雍正年间进行了扩建;乾隆年间再次扩建,最终形成“圆明三园”,达到最辉煌鼎盛时期。圆明园是大清朝的藏宝库,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藏宝库。

通读感知,梳理文章内容

1.认读生字词,注意纠正字音:“不可估量”,“量”读轻声;“玲珑剔透”,“剔”读第一声,容易读成第四声。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概括课文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第1自然段:概括总起

第2自然段:布局精巧

第3自然段:建筑宏伟(可借助第4自然段过渡句来概括)

第4自然段:文物珍贵

第5自然段:遭受毁灭

3.设问存疑:题目明明是写“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3个自然段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

品味语言,补充资料,感受圆明园昔日辉煌

(一)体会圆明园布局之精巧

1.找出最能体现圆明园布局精巧的一个关键词——众星拱月

2.出示图片,理解什么叫“众星拱月”,“众星”在这里指什么,“月”又指什么。说说“众星拱月”的布局有什么寓意?

这样的布局,体现了以皇权为中心的特点,设计十分精巧。

3.过渡:圆明园的昔日辉煌,不仅体现在布局精巧,更体现在建筑的宏伟。

(二)感受圆明园建筑之精美

1.引读这段话,初步感受建筑宏伟。

教师引读课件中白色的部分,学生接读课件中标黄色的部分

2.引导发现对举的写作秘妙,进一步体会建筑宏伟。

圆明园的建筑非常宏伟,数不胜数。可是,作者却介绍得非常清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蕴藏着怎样的写作秘妙呢?

课件变换形式,罗列这段话中介绍到的各种建筑,启发学生体会:

①金碧辉煌的殿堂——体现了圆明园建筑的大气

②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体现了圆明园建筑的精巧

③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体现了圆明园建筑的繁华

④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体现了圆明园建筑的清幽

⑤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体现了圆明园建筑的现实性

⑥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体现了圆明园建筑的幻想性

⑦民族建筑——体现了圆明园建筑的民族性

⑧西洋景观——体现了圆明园建筑的国际范

圆明园的建筑真是——应有尽有、包罗万象、风格各异

小结:这样两两对应的写法,叫做“对举”。通过这样的对举,以极其简练的文字,把圆明园的建筑宏伟介绍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3.图文结合,师生对读,加深体会建筑宏伟。

4.播放一段视频,再次感受圆明园建筑宏伟的特点。

5.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读出赞叹的、自豪的情感。

过渡: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三)了解圆明园文物之珍贵

1.呈读第4自然段,说一说,从哪些关键词中感受到了圆明园文物之珍贵。(上自先秦时代、下至唐宋元明清、名人书画、奇珍异宝)

2.这段文字只是一句话概述,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圆明园文物之珍贵。那么,你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对圆明园的珍贵文物,有什么了解呢?请结合学习单【任务二】,挑选最重要的信息分享给大家。

3.学生分享之后,教师补充朗读雨果赞叹圆明园的一段文字。

第二课时

复习回顾,动情引出“毁灭”

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通过品味语言,补充资料,充分感受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她的辉煌,体现在——布局之精巧,建筑之宏伟,文物之珍贵。然而——

课间呈读雨果的话:

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进行抢掠,一个放火焚烧。

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则叫做英格兰。

感受“毁灭”,对比“辉煌”,数说英法联军“三宗罪”

1.研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圆明园的毁灭。

(1)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滋味?这段话中的哪些词句,深深刺痛了你的心? 学生批注阅读。

(2)交流阅读感受,引导学生抓住以下关键词进行体会:

“侵入”“闯入”:英法联军就是强盗!

“统统掠走”“任意毁坏”“大火连烧三天”:英法联军罪大恶极!

“瑰宝”“精华”“灰烬”:多么令人痛惜!

(3)带着感受和体会,朗读这段话。

2.联系前文,深刻认清英法联军“三宗罪”。

英法联军的罪恶,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掠!毁!烧!

(1)联系课文第4自然段,数说“掠”之罪:

英法联军,掠走了……,也掠走了……

根据课文说……

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说:……

补充大英博物馆、法国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的资料。

(2)联系课文第2、3自然段,数说“毁”“烧”之罪:

英法联军,烧毁了……,也烧毁了……

我们再也不能……

3.回应第一节课提出的问题:明明是写“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3个自然段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

交流,明确:通过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来对比烘托英法联军的罪恶,告诉人们这是一个历史悲剧,也是中华民族的耻辱。

  反思历史,痛定思痛

讨论话题一:你认为圆明园遭受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话题二:你是否支持重建圆明园?

“重建派”:应当在原址上重建圆明园,以展现我中华民族的灿烂辉煌,表明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废墟派”:应当保留圆明园被毁后的景象,让这些断壁残垣告诫人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拓展阅读,体会情感

读读“阅读链接”,结合相关资料,体会思想情感与课文有什么相似之处。

指导写字,听写词语

内容参考课文写字表、词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