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给我们的印象常常是充满美感和文化底蕴的,所以教学时我多数时候是不放心的,生怕遗漏了什么点,孩子是不知道的,不理解的。因此,古诗一课的学习单总是非常细致,而课堂也总是半牵引状态。但我们却发现,我们精心上的古诗课却常常提不起孩子的兴趣,课堂也像碰运气,抽中枯燥乏味的概率当然更大些。
这周因为各种工作特别繁杂,所以我想给自己减减压,于是就把学习单进行了精简,只给了“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等几个方面学习提示,然后完全放手让学生来弄,结果却让我很惊讶,孩子们不但完成了,而且做的很好。

孩子们既然已经做了如此详尽的整理,我又何必在课堂上大费口舌呢,于是,我将整个课堂交给了孩子,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来教授每一首古诗,这节课孩子们的思维真的特别活跃,而且我们的效率非常高。教育的意义在于唤醒,唤醒他们的兴趣与潜力真的是救活课堂的火苗。于是,我们按照下面的板块学习了整节课:
板块一 小组交流,全班分享
本板块中,每个小组内就“诗人”“诗意”“诗情”进行交流、探究,然后各个小组在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我记录了一些这个板块中,出现的几次思维碰撞,以此记录学生完全有能力掌控诗歌的课堂。
片段一:
天婵:李贺是生于790-816年间,字长吉,福昌人,代表作有《马诗二十三首》。
羿帆:我们了解一个诗人的年代及字号等基本常识有用,但是对于我们理解这首诗,意义不大。我来补充一些资料——李贺这个人很有才,他7岁就能辞章,15岁工乐府,但是一生体弱多病,仕途多厄。
老师追问:那你的这些补充与诗歌有什么关系?
雨增:因为他很有才,肯定想建功立业,但却并未得到重用,所以才会写下《马诗》这首诗。
昊磊:不是一首,马诗有23首,所以他的诗经常会表达自己没有被赏识,希望得到重用的志向。
图片

老师追问:那咱们今天学的这首马诗中,你们从哪里看出来这些的?
中翰: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就是说自己的马什么时候才能戴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在深秋的战场上驰骋!其实诗人是用马来说自己,他希望自己也能够被重用,建功立业。
宇轩:老师这种写法应该叫做“托物言志”,借用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孩子们在交流展示中不但学习了查资料的方法——我们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同时也借着背景知识,将《马诗》这首诗中的核心内容探究了出来。整个过程中都是孩子们思维的碰撞,所以他们非常专注。
片段二:
语凡:我说一下于谦,他是明朝诗人,他还是一位爱国大将军,请大家一定要记住他这个身份,对理解这首诗很有帮助。
羿帆: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于谦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并没有当上将军。
萌初:但这并不矛盾,正是因为他年少时就有这样的远大志向,所以后来才能成为正直、刚正不阿的大将军。
老师追问:你从诗中哪里看出来他正直、刚正不阿了?
萌初:“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为了将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连粉身碎骨都不怕,他当然是这样的人。所以这也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歌。
跃然:老师我觉得他还是一个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人。因为诗中说“千锤万凿出深山“,说明其中的艰难,但他并没有惧怕。而且面对烈火也只是当做是平常,不向任何人屈服。
云山:他还有非常高洁的志向,因为他不惧这些艰险,就是为了将清廉留在人间,这是多么高洁的情操。
老师追问:那我们还认识哪些石灰一样的人?
“刘胡兰,因为他不向敌人的严刑低头”
“梅兰芳,因为他宁愿装病也不愿意登台为日本人演出”
“岳飞,因为他不屈服于权贵,一心保卫自己的国家”
“文天祥,因为他一身正气,忠君爱国”
……
这一次的讨论,仍旧是从他们最感兴趣的诗人背景故事引发出来的,随着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我们最终追寻到了诗歌的本质。相信孩子,课堂就会有惊喜。
板块二 探究写法,诗歌拓展
学完三首古诗,我们一起总结了这些古诗共同的特点——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然后我们一起分享还有这种写法的诗歌。学生分享了《蝉》、《墨梅》、《梅花》、《秋荷》、《爱莲说》等等诗篇。
其中一个小插曲,也帮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托物言志和借物抒情之间的细微差距。
昊磊:我们之前学过“丁香花”,其中有一句诗是“芭蕉不解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应该也是。
月菡:我觉得不是。这里丁香只代表着愁怨,并没有一定的志向在里面,与我们本节课学习的三首诗有一些区别。
同学们纷纷点头称是。你看,课堂给到学生,还有意外的收获。
板块三 读现代诗,做诗歌集
基于大单元整合的理念,我们没有将诗歌教学的脚步止步于《古诗三首》,而是进一步朗读了综合性学习中的阅读材料六和七,感受红色诗歌中的革命情怀与志向。继而发起了以组为单位,做诗集的活动(诗集中收集的可以有古代表达诗人志向的诗歌,也可以有近现代表达革命情怀的红色诗歌)。
借着孩子们高涨的热情,我们读完两首现代诗后,一起听了第二首《春天的故事》的歌曲,这一节还给孩子们的古诗课就在歌声里结束了。
这堂课因为连着饭前的自习,所以正好上了一个小时左右,算是比较长的课了。但是,孩子们自始至终的参与度都很高,讨论的热情非常高涨。所以谁说古诗只能是教师主导的、文艺的呢?它也可以是学生主导的,有趣又有深度的。越来越觉得,相信学生,将课堂还给他们,听到孩子的声音,我们会有很多惊喜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