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材料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九经》像是厅堂,《十七史》像是卧室,诸子百家诗文词像是书房花园。厅堂卧室可以待宾客,书房花园可以养神娱乐,各得其所,各有其乐。袁枚更提倡书应广读博览。
香菱急于学诗,想做个诗人。黛玉给她建议 “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李杜诗歌,“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不愁不是诗翁了!”林黛玉则更强调专读精攻。
某校读书节要准备举办一场辩论会,辩题是“广读博览与专读精攻,对中学生来讲,哪一个更重要?”假如你被邀请参加该辩论会,请代表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稿,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万卷?万遍?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对方辩友:
大家好!我是反方一辩,我方的观点是:专读精攻对中学生更加重要。
贵方倡导的广读博览有其合理之处,但存在相当大的弊端。张老师的工作室(ID:PeterZhangEdu)
万卷书山能否读得完?
首先,中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是时间紧、任务重,对语数外等学科的学习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们又有多少时间去广泛阅读呢?当阅读成了一种任务,学习充满功利意味时,即使读再多的书也不会有太大的收获。与其在万卷书山中苦苦攀登,倒不如另辟蹊径,悠然自得地游览几座“名山”。
读书破万卷收获何在?
作为中学生,我们的心智仍不是很成熟,“三观”也正处于形成阶段,因此不同的书籍势必会对我们产生不一样的影响。敢问:贵方如何界定哪些书该读?哪些书不该读?在短短的中学时光中,那种猪八戒吃人参果式的阅读,不仅无益于提升自己,而且可能会导致同学们的厌学情绪。
深度为何不能是广度?
在这里我想问对方辩友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追求广度呢?深度为什么就不能是另一种广度呢?真正的好书是有深度的,其意蕴绝非我们一时能完全理解的。一部经典的作品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仍享有盛名,不仅是因为其内容如同老酒一般,在时光发酵下越发醇厚,更是因为作品本身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就拿《红楼梦》来说,深入研究这部作品的“红学家”们,从中看到的是社会万象、风俗百态,而对那些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急着再去读别的书的人来说,可能对这本书留下的印象就只剩下“宝黛钗”的三角恋了。
没有深度,何来广度?
贵方认为,只有广读博览才能建立起阅读者与书籍的联系,构架起完整的知识网络,但是如果扎根不深,百年大树又从何长起?浮于表面的阅读,带来的是轻浮的根基,让阅读者无法把握书籍的主旨与内涵,甚至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就拿今天的辩论来说,如果我对精专阅读理解不深入、不透彻,即使掌握了再多的资料,又如何能让贵方折服呢?
当饥寒不再威胁我们的生命,吃好比吃饱更重要;在阅读已经普及的时代,囤积阅读“粮食”的行为已不再必要。与其让“粮食”腐坏于仓中,倒不如专取所需、细细品之。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中学阶段,认真精读几本经典,足矣。最后,我方倡导大家捧起那些被我们囫囵吞下的书籍,这一次,慢慢读,细细读,相信必有收获!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本题要求写读书节的辩论稿。读书节,含有书香中国、读书明理、传承文化等意味。辩论稿是一种应用性文体,要求旗帜鲜明地亮出己方的观点、想方设法证明己方的观点,并时时回应对方的观点,及时反驳对方的观点,甚至反驳对方可能提出的理由,在反驳中建立自己的观点,并不断强化自己的观点。
代表其中一方写辩论稿,开头要有对“对方辩友”等对象的称呼,结尾要有对自己观点的归纳和强调。整篇文章要有对象感、现场感、交流感、回应感,甚至有交锋感、冲突感。也就是说,辩论稿是论辩双方的观点交锋、思想碰撞,需要有交互、有回合,而非撇开一方自言自语、自娱自乐、独自为文。
辩论内容为“广读博览与专读精攻,对中学生来讲,哪一个更重要?”,为了让学生对两个观点有具体感知,材料以袁枚对书籍的比喻引导我们思考读书广博的妙处——各得其所,各有其乐。除此之外考生还应该有其他理由来论证读书应该广博;而“香菱学诗”则通过林黛玉之口告诉我们要学会挑选好的书籍,不能“滥”,而应“专精”,如此才能有所成就。
本题要求在“广读博览”与“专读精攻”两方中任选一方,就必须只选一方、强调一方,如果写“最好是广读博览与专读精攻相结合”,或“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选择”等,实际上都没有直接回应题目提出的“哪一个更重要”这一问题,不符合辩论稿的要求。
写作时,还必须留意题目中“中学生”的身份界定,即必须要考虑:跟别的群体相比,中学生有何年龄特点,中学生在阅读上有何独特之处。
此外,还需要注意题目中“哪一个更重要”中的“更”字。“更”,意味着比较,也意味着并非孰对孰错的关系,而是谁重要、谁次重要的关系。所以,在立论时,不是通过直接否认对方的观点来确立自己的观点,而是在比较双方的观点后,发现其中一方的观点“更重要”,进而建立起某一方“更重要”的观点。
写作时要坚决地站在己方立场,调动各种理由,在驳中立,或在立中驳,驳倒对方,说服评委。也就是要求在写作时要善于发现并聚焦对方观点的漏洞、软肋,而把己方的道理说圆、说通、说透。如博览群书,涉猎广博:拥有更广博的知识,培养更全面的能力,助力复合型人才的发展。读书贵专,求精求深:选择适合自己的好书,读得有重点有针对性,读得更精到更深入,读出作品的精髓,有利于发展个人专长。
立意:
1.读书不在多,精微致远。
2.读得精深,抵达至境。
3.读书之道,博览胜专精。
4.博览万卷书,如行万里路。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如何把握思与行?品读这则《论语》,对照现实的社会和人生,请你谈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自拟标题,明确文体,自选角度,观点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行胜于思
长辈常常教导我们:做事要三思而后行。诚然,将一件事考虑周全对我们更好地行动大有裨益。然而事实完全是如此吗?
孔子听闻季文子做事情过分地小心,过分地仔细,“三思而后行”,便说:“再,斯可矣!”我也认同孔子的观点,考虑过多未必是件好事,行胜于思,我们要勇于果敢行动,不要事事思虑太多。
事前的考虑是必要的准备,而行动才是关键。认真地思考是为了更好地行动,前提是思考不应阻碍应有的行动。君不见,古今中外因思虑过多而丧失机遇的例子比比皆是。三国时期,魏延本可实施妙计奇袭长安,奈何诸葛亮将对手看得太高明,思虑过多而放弃计划,最终错失良机,直接导致日后蜀国讨魏无果。滑铁卢战役中,法国元帅在大战开始后害怕敌人的侧后包抄,顾虑重重迟迟不敢进攻,犹豫一天才决定回防滑铁卢,可是为时已晚,最终惨败,直接致使拿破仑百日王朝的终结,留下千古遗恨,令后世唏噓不已。
由此可见,事事担忧,事事顾虑,思虑过多只会束缚我们的行动。
如果把行动比作飞鸟,那么思考便是翅膀,适度的思考可以促进行动的准确进行,而过度的思考,往往会拖累行动,就像飞鸟的翅膀有了过多冗余的负累,也难以起飞。古人云“奇谋为短”也是这个道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才能防止思考束缚拖累行动的现象呢?我想答案就在孔老夫子的话中:“再,斯可矣。”对于一件事,我们只需适度思考,明确利弊即可行动。继而在行动中保持冷静、谨慎,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不至于莽撞。
当然,行与思的关系也不是绝对的,有些情况下,我们应该在事前充分考虑。2021年,清华大学在未充分调研的情况下,停止新闻传播学院的本科招生,受到学界的批评指责,因为此等做法势必会影响新闻专业的活力,影响这一专业的根基与命脉。由此观之,对于一些重大且无法回头的决策,一定要经过反复思考,不宜莽撞行事。
《唐·吉诃德》一文中,作者表达了他对于勇敢的看法:向下是怯懦,向上是鲁莽,而正中间的才叫勇敢。这个逻辑,同样适用于行与思,只有适度思考不莽撞,才能实现有效的决策与行动。
我们青少年应把握好行与思的关系,有猛虎猎豹般的果决,也要有羚羊狡兔般的谨慎,思行结合,而我们更应该敢于行动,相信行胜于思,勿让过多的思虑束缚了行动。就像《唐·吉诃德》中说的:鲁莽比怯懦更接近勇敢。只有敢想敢做,行动起来,才能抓住时代的机遇,实现个人的、集体的和全社会的目标和理想。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出自《论语》。再:两次。全句意思是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此则《论语》衍生的成语“三思后行”广为流传,但它并非完全符合孔子的真正主张。季文子是鲁国的大夫。据记载,他一生谨慎,祸福利害算计得太过精明,他思虑越深,世故越深。孔夫子说“再,斯可矣”,是针对季文子的这一性格特点来进行点拨教导的,如果换成子路之类的学生,估计孔子就会改口。性格急躁、鲁莽,那就谨记“三思而后行”;性格优柔寡断,则应“再思则行”。
引导语部分,要求考生品读这则《论语》,思考“如何把握思与行”,也即让考生在理解本则材料所传递的思想的基础上,思考怎样辩证处理“思”与“行”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审题时,我们要注意“三”和“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三”是多次,这里指的是多次的、反复的、无谓的、没意义的、患得患失的思考,它带来的结果是思而不行。“再”是两次,不能理解成仅仅两次,而应理解为点到为止、恰到好处的周密谨慎的思考,它带来的结果是思定则行。生活中,面对很多问题,在行动之前,我们应该谨慎思考,但如果思而不行,缺少决断,那么,就会陷入瞻前顾后、优柔寡断的状态,只能是裹足不前,不能成事。所以,一旦思考成熟,就应该立即行动,在行动中完善思考,随时发现新问题,随时解决新问题。这也就是孔子否定季文子的“三思”,建议他“再思”的原因。同时,要思考“思”与“行”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就思与行这两个动作来说,有三种关系。一是前后关系,先思后行,行动之前要充分思考,思是行的基础;思考后要行动,行是思的结果。二是并列关系,边思边行,边行边思,思与行同时进行。三是反复关系,思了行,行后又思,思而又行,思与行交替进行。不管是那种关系,思与行必须是一致的,是相辅相成的,既不能思而不行,也不能行而不思。行与思紧密结合,才会减少失误,成功率才高。
从“思考和感悟”可知,文体主要倾向于议论文。行文过程中,我们要先理清“思”和“行”二者之间的关系:先思后行,思定立行,行而有思,还要注意对于“思”来说,过犹不及。重点强调的应该是思定立行。然后,再结合具体情况、根据行动主体的特定性格,什么情况下、什么样的人要“三思”,什么情况下、什么样的人“再思”即可。此处要结合现实社会和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写,把写作引向思考如何在以后的生活中处理好思考和行动二者之间的关系,以让自己的事业开展得更顺利,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走的更稳健。
立意:
1.行而有思,思而行远。
2.思而悟,悟而行,行必高远。
3.且行且思,且悟且进。
4.认真思考,迅速行动。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进”者向前,“退”者向后,“达”者通达、豁达。“进”“退”“达”这三字包含着人生哲学与生命智慧,深蕴为人处世之道,与每个人的求学、处友、从业等具体生活实践息息相关。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答案】例文:
于智慧中进退,以豁达待人生
“进”向前,“退”向后,“达”则通达、豁达。在漫漫人生中有太多进退选择、犹豫不决,若不能以豁达的眼光看待每一步,便会停滞不前,,迷失自我。故私以为,应于智慧中进退,以豁达待人生,方能行远而路广。
于智慧中进退,参悟大道之理,用豁达眼界观人生,方能远航。
“明得失,知进退。”如山,望万物,而容万物;似水,能进退,而知进退。对我们而言,一路向前是我们人生一直遵循的步伐。从求学、处友再到从业,我们都是以进为先,甚至还认为后退便是失败。其实不然。有时,当此路不通时,以退为进何尝不是另一种选择的方式?正如老子所言:“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若执着于一时的进,蒙蔽了双眼,反而只会导致原地不前。唯有放眼大局,以豁达之心看待人生起伏,以进为主,以退为进,在这一前一后间才能下好人生这盘棋。
于智慧中进退,随心之所志,豁达大度,成就无悔人生。
“进”“退”“达”三个字包含着人生哲学和生命智慧,深蕴着为人处世之道。只有懂得其中的道理,才能游刃有余地行走于世间,做无悔的自我。且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范仲淹,进得无畏,进得无悔;且惜,“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的唐寅,退得狂放,退得豁达;且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林逋,退出了官场,走进了那片只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正因为他们敢于“进”,又敢于“退”,随心之所向,不被世俗摆布,才能拥有“达”的境界。愿你我都能智慧前行,在人生道路上越行越远,越走越宽,成就豁达无悔的人生。
羡子少年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吾辈青年应当懂得“进”“退”“达”三者间的奥秘与联系,将之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清醒知进退,不惧前路难。时代昂扬向前的曲线,应该是中国青年的生命轨迹。吾辈青年应有“劈波斩浪竞百舸,满船清梦压星河”的远大理想,有“立马昆仑追风去,浮舟沧海击水回”的豪情壮志。不畏将来,俯身蹚水,肩挑日月,煅自烈火,覆过薄冰。我们不执着于一味求进,必要时可以退为进,成就自我,实现理想大业,与国同在。
山山而川,潺潺而溪,巍巍山河作证,悠悠岁月为名。愿吾辈青年于进退有序,以豁达待人生,不斥微芒而造炬成阳,为时代、家国共聚磅礴之力,共谱海晏河清之华章。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话对“进”“退”“达”三字进行了解释。第二句话指出,这三字包含着为人处事之道,与求学、处友、从业等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可见,材料从“进”“退”“达”的三元观点来阐释人生哲学与生命智慧。
首先,考生要立足材料,进一步厘清三个概念的内涵:“进”者向前——即能以积极乐观、勇往直前的态度攻坚克难,然而也应该考虑到冒进的危害。“进”是必需的,而且是应该贯穿我们人生始终的。在人生与时代的洪流中,我们应踔厉奋发,勇往直前。即使面对困境、坎坷、挫败等,也要勇于挑战,激流勇进,逆流前行。“退”者向后——可理解为暂时性的蛰伏;战略性撤退;陷于困境的停滞等,“以退为进”选择,也要警惕“躺平”“摸鱼”“摆烂”等彻底放弃式的溃退。退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只是暂时,不是永恒;只是适量,不是无休止。“达”者通达、豁达——达,是看得透(智慧)和看得开(超脱,不纠结)的心态。这是在“进与退”的基础上上升的智慧境界。青年人在人生与时代的激流中,常陷入进退两难的焦虑与困境,在面对困境时,要修炼进不欣、退不戚的坦然,进退皆能有为的豁达。不论是积极投身于时代大潮,还是守住自己一方天地,都要有所提升,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其次,考生应明确三者的辩证关系:其一,理论层面,“进”与“退”是相对立的,而“达”是在“进”而不能前时,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心态平衡;其二,实践层面,每个人的求学、处友、从业等具体生活实践,你我都是在求“进”,但是不可能事事如愿。所以,唯有“退”才能“达”;其三,心理层面,“达”是看淡“进”“退”,“进”也不喜,“退”也不悲,唯有“达”才能平衡心态。所以,理清这三个层面,在写作时才能更好地行文布局。
从“感悟与思考”可知,文体主要倾向于议论文。考生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选取一个生活实践的层面(如:求学),谈攀登书山时时求“进”,遇到瓶颈“以退为进”,无论“进”“退”皆要通“达”。三元关系的材料,在写作时,不能只写其中一面或两面,应面面兼顾,形成有机整合的关系,才能彰显思考的全面性与逻辑的思辨性。
立意:
1.进退中成就豁达的人生。
2.进退自如,通达人生。
3.以进退为帆,行人生之船。
4.积极上进,不畏困难;善于退让,海阔天空。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论述类文本阅读《漫谈古书今译》中提出“古书今译应该有个限度”,其实,不仅古书今译,我们每一个人,生活中每一件事,都应该有个限度,超过限度对我们非但无益,有时甚至有害。比如,饮食要有度,过度了可能会损害健康;与朋友交往要有度,孔子说:“朋友数,斯疏矣。”意思是说劝告朋友过于频繁,反而会被疏远……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扬适度之帆,享适度之美
一弹牡丹戏,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撇鹊桥上,一画蝶成双;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弹挥横竖,撇画勾点,无一不是将力度把握得当,才能将其最美呈现于世。因此,为人需要一个度,处世需要一个度,只有懂得适度,坚持适度原则,才能描绘人生的美好画卷。
抛适度之锚于海内,为扬帆奠基。战国时期齐国的美男子邹忌,被他的妻、妾和客人称赞比城北徐公更美,可他却并未因此过于自信,而是自信有度。在看到徐公之后,他能客观地悟出妻妾之人说他美的原因,并因此设喻来委婉地规劝齐威王广开言路,纳谏除弊。邹忌掌握了一个自信的度,于是有了世人对他更多的赞美;邹忌坚持适度原则,于是他的委婉规劝换来了齐国的强盛。
掌适度之舵于舟上,为扬帆准备。新中国成立之初,领导人把握适度原则,用“赎买”政策将资本家的钱聚集于国库,建设国家;邓小平把握适度原则,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有机结合在一起;罗斯福坚持适度原则,将市场自由机制与国家控制融合贯通。他们都是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明珠,适度为他们更增一份亮丽;他们都是寒夜中永不坠落的星辰,适度为他们更添一份恒久……坚持适度原则,使他们收获成功;坚持适度原则,使他们享誉世界;坚持适度原则,中国终将广交天下友,傲立于世界。
如若不懂适度,那么你的航船终将颠覆。不懂适度,心便没有了制约的枷锁,贪官和珅可谓是个不懂适度的典范。他位高权重,精通外语,才华横溢,本可安定富足地度过一生,却因没有坚持适度原则,能贪就贪,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落得个抄家的下场。可见,没有坚持适度原则,付出的代价必是惨痛的。
放眼当今社会,不能真正坚持适度原则的个人和企业必将被淘汰。食品安全问题“此起彼伏”,无良企业家肆意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恶化,一批批高官贪污受贿纷纷落马……这些事情的频频发生,难道不该对我们有所警示吗?
社会是复杂的,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无论生活、学习还是将来的工作,我们要懂得适度,把握适度,用适度来装点我们的亮丽人生。
让我们学会掌握好限度,与适度同行,点有限之灯,护适度之花,饮适度之泉,弹适度之弦。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饮,只饮有适度之水。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首先引用论述类文本阅读《漫谈古书今译》中关于“古书今译应该有个限度”这一话题,指出每个人不管做人做事都要有自己的“限度”。世间万物,皆有其度,倘若失度,则往往会过犹不及,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涉及一个“度”的问题,所以,我们的关键就是要把握好这个“度”。什么事情都适分寸了,有一个“度”,那么你的生活质量就一定是最佳的了。所以,本次作文意在启发学生就自己的日常言谈举止、行为处世作一些理性思考,思考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中“中庸之道”“过犹不及”等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的意义和价值。
写作时,可以考虑引用相关古语,如孔子“过犹不及”等引出中心论点,说明“只有把握好度,才能取得成功”。然后可从反面来展开,围绕生活中那些为人处事失去“度”或者“过了度”的例子来阐述“失度”“过度”的危害,从而说明“过犹不及”“要循度而行”。此后则可进一步强调说明,把握好“度”可以让我们生活更加轻松,并且例举了现实的例子来说明这一观点;最后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论点,呼应开头。而关于“限度”“适度”的素材其实非常多,比如生活中锻炼要有度,放松、紧张都要适度;人与自然的相处要适度,不可过度索取,否则会害了我们自己;秦朝皇帝治国不适度,滥用民力,修建阿房宫,对百姓严刑苛政,最终导致国破身亡等等。
立意:
1.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2.人生需要一个尺度。
3.适可而止,张弛有度,方可尽享人生真谛。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三千年前,我们的先祖观察尺蠖软且细长的身体屈伸而行,触发灵感,留下了“尺蠖之屈,以求信(通‘伸’)也”的哲思。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科技人员,创造性地设计了“祝融号”火星车的主动悬挂系统,模拟尺蠖的运动,提高了火星车在复杂地形自主脱困的能力。最近有信息传出,美国宇航局最新设计的月球车借鉴了中国火星车的设计,将以一种像尺蠖爬行一样的协调方式移动轮子,中国科学家回应:欢迎共享。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尺蠖”这小小的自然之物,给古人以灵感,给今人以创造,让科技在世界共享。复兴中学将在五四青年节组织以“灵感·创造·共享”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作文选刊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师天法地得灵感,勇于创造爱分享
尺蠖,天地间之微之又微者也,爱思考的人观察它,获得灵感,领悟到“屈以求伸”的道理;“屈以求伸”的道理,本为人生之哲思,敢于创新的人利用它,创造出火星车的悬挂系统;这些中国人自主研发的技术,被美国宇航局共享,让科学技术更快地传播。
这条历经千年、跨越中西的技术研发传播之路,生动地阐释了一个道理:爱思考,师天法地得灵感;勇创造,灵感落地成技术;爱分享,技术传播无国界。
灵感不是天外飞仙,不是凭空想就能获得的,它只垂青那些勤观察、爱思考的人。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触发灵感,开启了对万有引力的研究,但是,世间那么多人被成熟的果实砸头,看到扔向天空的石子落地,却并没等到灵感的光临,何哉?曰:懒于观察,怠于思考!瓦特看到蒸汽顶起壶盖,触发灵感,开启了对蒸汽机的改造之旅,但是,见过壶盖跳动的人何其多也,却没有赢得灵感的青睐,何也?曰:懒于观察,怠于思考!不观察,不思考,对天地之征兆熟视无睹,对世间万象观而不思,怎能与其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只有观察天地万象于眼,探求其理于心,孜孜不倦,勤思不怠,方能师天法地得灵感。
捕捉到灵感,收获新知,固然重要,若要让灵感落地,让知识发挥实际作用,还需要有创新思维,还需要有创造性运用。基础理论,是抽象的,怎样让它发生实际作用?怎样把它广泛运用?需要大胆创新。“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本为抽象的哲学思考,但是,科技工作者却打破了思想的藩篱,把它创造性地运用到火星车的悬挂系统中,这正表现了思维的灵活性带来的益处。当然,灵活离不开思考,但没有创新性的思考,有可能会陷入自我封闭的境地,比如,庄子提到的善为不龟手之药的宋人,由于缺乏创造性思维,守着神药却世世代代只能从事洴澼絖的劳苦工作,而客得之以济三军,凭借其创造性思维,裂土封侯。
一门知识,一项技术,始于灵感,继于创造,最终,要止于共享。能共享,表现了大胸怀,大格局。知识无国界,技术无边疆,乐于分享,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四大发明,泽被四海;青蒿素治疟疾,拯救天下苍生;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填饱世界人民的肚子:这无不展现中国人的大胸怀、大格局。张老师的工作室(ID:PeterZhangEdu)
能共享,也利于思想与思想碰撞、让灵感激发灵感、让技术催生技术。人类越团结,越交流,就越能让人类进步。知识,往往因共享而实现迭代升级。马斯克开源特斯拉专利,放弃版权保护,与全世界的电动汽车企业共享技术,不但没让自己的企业为此而萎缩,反而在促进全球造车水平提高的同时,让自己的特斯拉销往全球,让自己的技术迭代升级。
所以,爱思考,让人师天法地得灵感;勇创造,让人把灵感转化成成技术;愿共享,让技术惠及四方。我们要勤于思考,勇于创造,乐于共享。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所供材料分三个层次展现了灵感、创造与共享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个层次,写的是先祖通过观察尺蠖收获灵感,总结出了屈以求伸的道理。由此可知,灵感的获得源于仔细地观察、深入地思考。第二个层次,写的是中国科技人员,模拟尺蠖的运动,创造性地设计了火星车主动悬挂系统。由此可知,善于运用创新思维,可以让已有的知识、事物创造新价值、实现新用途。第三个层次,写的是美国宇航局借鉴中国火星车的设计,来设计自己的月球车,而中国科学家对此表示欢迎。由此可知,知识的共享能够给世界带来进步。
题干中设置的写作情境是参与复兴中学在五四青年节组织的以“灵感·创造·共享”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这既规定了主题,也暗示考生,可以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背景,站在青年人的角度来看待如何捕捉灵感、勇于创造、善于共享。另外,题干中的“给古人以灵感,给今人以创造,让科技在世界共享”也提醒考生,要注意到纵向的古今传承和横向的中西互通。
写作的时候,可以建立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实际上,三个关键词正是一项发明创造的三个阶段。可以先强调,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从平常的现象中获得启发、捕捉灵感。这里可以联系瓦特通过观察开水壶盖获取蒸汽机能量转换灵感的例子来论述。然后,强调把捕捉到的灵感转化为科学认知或实用的技术,也需要具备创造精神。最后,可以强调,要有共享精神,一是源于知识没有国界,应该服务于全人类;二是共享可以让知识形成碰撞,可以激发更多的灵感。
立意:
1.善于捕捉灵感,勇于发明创造。
2.灵感带来新知,共享实现幸福。
3.古今传承把灵感化为创造,世界能共享把知识变成福祉。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真正的优秀不是别人逼出来的,而是自己和自己死磕;也有人认为并不尽然。
对此,你有哪些感悟,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思考。作文选刊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战胜自己,蝶变人生
花经风雨更娇艳,松历霜雪益挺拔,梅因苦寒自幽香,剑由磨砺方有锋。在人生旅途中,吾辈青年当战胜自己,蝶变人生。
战胜自己,如大鹏般扶摇直上,莫让舒适安逸消磨我们的意志。
且看古人。王勃战胜了自己的“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方在滕王阁快意挥毫“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从而“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没有在舒适、安逸中沉沦,而是笑对痛苦,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苏轼在屡遭贬谪后,面对贬谪之地的艰苦环境,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战胜了自己,去欣赏“山头斜照却相迎”却相迎的美景,重获心灵的富足!正所谓:“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不是环境,而是自己。”此言得之。
战胜自己,如腊梅般“香自苦寒”,莫让风雨坎坷牵绊我们的脚步。
再看今人。在异国他乡,经历1028天监禁的孟晚舟,没有让暂时的风雨坎坷牵绊自己的回国之路。她始终坚信,每一朵乌云都有一线希望。泪水抱怨化解不了痛苦,伤春悲秋翻越不过泥泞。与其困顿挣扎,不如心向阳光。他始终坚信,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正是晚舟心中的这份笃定,让他战胜了自己的孤独,战胜了自己的懦弱,让他等来了获救的曙光!
战胜自己,如劲松般“咬定青山”,莫让诸多的诱惑迷乱心志。
正如明代吕坤在《呻吟语》中所言:“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由此可见,战胜自己,当抵制诱惑,收敛欲念。战胜邪念。面对美国金钱名利的诱惑,钱学森战胜了自己,毅然选择报效祖国;面对外界繁华的诱惑,袁隆平仍然“喜看稻菽千层浪”,坚守稻田,初心不改;面对城市生活的诱惑,以黄文秀为代表的大学生村官们用青春书写引水思源的情怀,标注着当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正如《老子》中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作为新世纪青年的我们,当接过中华复兴的接力棒,不畏艰险,战胜自己,一路向前。前方,是壮阔的大海;前方,是喷薄的旭日;前方,是照亮寰宇的万道霞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表达了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真正的优秀是战胜自我,第二种观点则不完全认同。
战胜自我指的是在恶劣的环境中,能够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可以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或者是能够顺应环境,而不是抱怨或者是顺从环境。也可以指,当遇到挫折,或者困难时,不向困难低头,尤其是自己想要屈服时,更需要战胜自我,走向坚强。还可以指,当我们想要偷懒,想要“躺平”时,而要强的自我与这种惰性思想作斗争,最终可以战胜自我,这也是一种胜利。而第二种观点不完全认同第一种观点,也就是说,真正的优秀不见得完全是战胜自我,也可能在关键时刻,在别的逼迫下,适当屈从,成就自已。
古往今来,大凡有伟大成就的人,都有过战胜自我的经历。比如苏武,他出使匈奴,被扣十三年,他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政治环境都非常恶劣,这其间他也可能有过动摇,但是他最终也是战胜自我,高扬爱国的旗帜,成为中国人的标杆。还有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他就是自己和自己死磕。而苏轼,他的一生颠沛流离,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但是他却“一蓑烟雨任平生”,他没有选择“死磕”,最终成为一代文豪,千古奇才。
写作时可以采取分论点并列的形式,开篇处引出观点:战胜自己,行稳致远。分论点一: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分论点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分论点三:征衣未解再跨鞍,接续奋斗开新局——认识自己,战胜自己。最后再照应开篇。
立意:
1.战胜自我。
2.自胜者强。
3.不要过分死磕自己。作文选刊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香菱苦志学诗,日以继夜,研习前人佳作,一而再再而三地尝试,一力专注学习作诗,连梦中都不忘,精血诚聚,终于有所成就,她的诗得到了众人的赞评。
——《红楼梦》第四十八、四十九回
②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承诺一千,不如落实一件。
——新时代领路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思考?你有怎样的见闻、经历?请结合材料和现实生活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敢立远大志,绝知要躬行
一个国家的进步,刻印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青年强则中国强,青年兴则中国兴。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的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青年知行合一,才能蓄积致远的才干,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才真正后继有人。
青年树立远大志向,脚踏实地,勤奋耕耘,定能创立一番伟业。曾经,周恩来总理立下鸿鹄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远大志向的指引下,他为中华的崛起奋斗一生,最终迎来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如今,当代青年在时代感召下,将个人志向与时代呼唤结合在一起,在关键时刻独当一面,成为中流砥柱。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第一颗卫星到登陆月球背面,再到量子通信、北斗导航,它们的背后,是几代航天人无怨无悔的青春故事,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传奇。
青年志存高远,不忘初心,牢记责任,定能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2020年,当新冠疫情来袭,各行各业的许多有志青年不忘使命,勇担时代重任,主动请缨,逆流而上,为防控疫情,贡献一己之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4岁的四川女孩刘仙,面对危险,她毫不犹豫,带着厨师、食材,千里奔袭到武汉,每天为医院送饭。防护服不足,她穿雨衣上阵,被医护亲切称为“雨衣妹妹”。平凡的身份,不平凡的心。若不是志存高远、以天下为己任,“雨衣妹妹”又怎会奋不顾身,迎难而上?若不是肩上有责任、心中有道义,灾难来临的那一刻,他们又怎会披挂上阵?义无反顾,只为战胜灾难,减轻苦难,践行使命。
当然,青年们志存高远,最要紧的是“行”,而不是“言”。
“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空想中国梦,终究只能是梦;躬行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古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正如蜀地边境的那两个僧人,一贫一富,都想去南海。富僧只空想,说要备船,备行装,却不行动。而贫僧凭借一瓶一钵,畅游南海。第二年,贫僧归来,给富僧讲南海见闻,富僧却面露愧色。现实即如此,很多人都有过美好的愿望和宏伟的目标,结果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一事无成,到头来只能空悲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
青年人立德修身,既要志存高远,又要立足现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能成大业。同时,不能好高骛远,“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还得从身边事做起、从细节着手。因为,立鸿鹄之志固然重要,但躬行方可获得美好。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题目由两则材料构成。第一则材料选自《红楼梦》,讲述的是香菱学诗的故事,香菱专注学诗,再三研习,夜以继日,终有所成。第二则材料是习近平的两句话,强调青年要志存高远,更要知行合一。
可见,第二则材料针对青年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第一则材料则是具体例证,综合起来两则材料的主旨便是:青年既要立志(志存高远),又要行动(知行合一),争当少说多做的“行动派”。新时代的青年无论是走好人生之路,还是国家发展振兴之路,唯有志存高远,不懈奋斗,方能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因为,“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理想信念是“主心骨”,只有立下鸿鹄之志,筑牢坚如磐石的信念,才能面对困难不气馁,面对成绩不自满,矢志不渝地献身于伟大的事业而不畏任何艰险。当然,天下大事必成于实。没有求真务实的态度,缺少脚踏实地的行动,一切都将是镜中水月、空中楼阁。新时代的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久久为功,最忌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把吃苦当作磨砺自己的机会,把实践当作锻炼自己的舞台,舍得下苦干实干的真功夫,惜取人生金色年华,求真学问、练真本领,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自身学识,才能拥有奋斗的深厚底气,才能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创造无愧于使命的骄人业绩。
从“感悟、思考”“见闻、经历”可知,文体应是记叙文或议论文。若写记叙文,选材要围绕青年展开,以体现远大志向对青年的引领作用和行动的重要性为重心,可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如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突出主题。若写议论文,须着重强调“远大志向”“敢于践行”对青年们成长的作用,强调青年既要志存高远,又要有脚踏实地、扎实苦干的实践精神。
立意:
1.青年应“志”行合一。
2.志向是舵,行动为桨。
3.青年要敢想敢“行”。
4.敢立远大志,绝知要躬行。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李密在《陈情表》中写到“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的确,人生中有无数个时刻需要我们作出选择:是前进还是后退?有时候,前进会使我们豁然开朗;有时候,后退会使我们海阔天空……
你是如何理解“进与退”的?请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准确把握话题关系,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进退中成就大气人生
进,是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不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无须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是人性中一抹果敢刚毅的色彩……
退,是一种圆润而不逆耳的声响,一种如海般博大的胸襟,一种如天般淡远的心境,是人性中一抹恬淡灵动的色彩……
朋友,在进与退的把握中,无须优柔寡断,有进有退,方能成就大气人生。
在进与退的把握中,修养身心。张老师的工作室(ID:PeterZhangEdu)
哲学家、作家周国平先生是深谙进与退的道理的。在现实生活中,他在别人说得天花乱坠的时候,总是一个人默默地走开,他“退”到自身的哲学中,以“丰富的安静”成就人生的境界。而周国平先生并不是“出世”之人,他的作品写给自己看也写给别人看,他将其深邃的思想,深刻的智慧以灵动的文字传达给人们,与人们共享“文化盛宴”,他真正做到了“进”,所以他的安静是丰富的。
在进与退的把握中,维护尊严。
外交家吴仪曾参加中美知识产权谈判。吴仪刚一落座,对方就不友善地说:“我们在和小偷谈判,”吴仪毫不留情地说:“我们在和强盗谈判。看你们博物馆里的展品,有多少是从中国抢来的!”在对方的侮辱面前,吴仪丝毫没有退让,针锋相对的回答是她对“进”作出的诠释。
回眸历史,巧妙地以退来维护尊严的先人也不胜枚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持竿拒绝楚国相位的庄子;“生为大汉臣,死为大汉鬼”的苏武在金钱权力的诱惑面前,他们果断地“退却”,维护了人格的尊严。
在进与退的把握中,成就伟业。
他,有一颗博大的心,他知道有时可以“退”,对把自己扫地出门的府吏,他不计前嫌,许之以百金,并以礼相待。对令自己受胯下之辱的恶霸,他晓之以理,许之以无罪,并加封为官。
然而,他深知,有时绝不可以“退”。面对汉王的知遇之恩,他便许之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于是战场上有他奋勇直前、英勇杀敌的身影;官场上,有他正直不屈、扫除恶势力的劝谏。有进有退成就了“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干里之外”的一代名将。
在进与退的把握中,成就大气人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来自李密的《陈情表》,“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引出了“进与退”这个话题。然后指出,无论是进与退,都有它们的好处。
李密曾经在前朝为官,如果答应当今朝廷,在新朝任职,会落得“事二主”的恶名,如果不答应在新朝任职,会被新朝皇帝杀害。进与退,都没有好的结局。于是,李密以祖母年迈需要奉养为由,先为祖母送终,再为朝廷出力。这样暂且获得了安宁。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也会遇到很多这样的两难选择,如何抉择,将影响一生。
本题属于关系型作文离不了对话题关系的准确理解和必要的分析。要先选准一种关系作为确立立意的角度,不能在一篇文章里多次变换角度,造成文章思路的混乱。分析关系是必要的,但只能是基础,不能是主体,主体应是从这个关系出发,阐释自己对该话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的认识,这样的文章才有现实针对性,才有价值。比如,可以讲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进”与“退”,如何把握“进”与“退”的方法与尺度等。不能对话题的多个概念平均用力,要在兼顾所有概念的基础上对某个概念有所突出,这样的文章才有新意有深度。“进与退”的话题,可以把重点放在“退”字上,“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是很好的立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注意思想意义的积极性和说理的辩证性。不能对所有的退全都大唱赞歌,作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进”是我们必需的,而且是应该贯穿我们人生始终的。退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只是暂时,不是永恒;只是适量,不是无休止。
文章先明确观点:知进退才能成就美好人生。主体部分可以安排成两部分,一是知退者,如韩信等人;二是知进者,如我们的那些外交天团的外交家。把二者结合起来,综合分析美好的人生在进退中度过。
立意:
1.懂得进退,方能成就人生。
2.懂进退之道,则终身无祸。
3.进与退紧密联系、互相转化。
4.当进则不让,应退则不避。
5.进退须有度。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孟子》中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意思是一个人只有对某些事舍弃不干,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的种树之道,既需有为之举,又含无为之妙。
作为担当复兴大任的新时代的青年,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有为”有“不为”,阔步天地行
千年的诸子说不尽“为”与“不为”,荀子主张“为之而后成”,孟子主张“不为而后可以有为”。穿行世间,“为”与“不为”的智慧助力我们前行。生于新时代,长在天地间,我们应适时“有为”,适时“不为”。
求之后得,为之后成。积极“有为”是进步之源。
有为方得硕果累累。种瓜得瓜,不来作为,何来成就。君且看,“当代愚公”毛相林积极作为,带领群众克服大山阻碍,开辟致富大道;君且看,“先飞的鸟”江梦南克服身体障碍,势要为大事,在新时代里开出无声之花;君且看,孙家栋“少年勤学,青年担纲”,身体力行成为国家栋梁。他们用“有为”换来了自身、民族、人类的进步。身为青年,“有为”应成为我们人生的底色,在历史上留下我们的光辉。
善思明辨,弃恶扬善,适时“不为”是正直之基。
有害应“不为”。“不为”有害道德之事,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面对不正的名誉,林语堂将心放在“有不为斋”中,坚决不接受蒋介石所授予的考试院副院长之职;面对腐朽的利益,陶渊明“不为”“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之事,活出黑暗社会里的刚正不阿;面对苟且的活着,陈延年高呼“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历尽酷刑不向敌人泄露重要信息。他们面对恶,采取“不为”,为世间留了一份清白。正确的立场是为的前提,错误的作为会将人拉向深渊,适时“不为”,才能让每一个行动在浊流中也能驶向光明。
心中有光,素厦以往。赓续“有为”应朝向大为。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的为,不仅局限于自身,更要延展至社会乃至人类。你看,叶嘉莹“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终成“风雅的先生”,助力中华文化蓬勃发展;你听,焊声铿锵,李万君用一双妙手作为,为火箭筑心,为民族筑梦;你嗅,稻花飘香,袁隆平先生作为“杂交水稻之父”,让中国端稳了饭碗,并惠及全球百姓。再感,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风华正茂,一路上带领人民群众走向更好的未来。他,她、他们“为”便为天下,”为”便惠苍生。青年人,郑重地描写吧!时间正翻看书页,请你着笔,敢为天下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作为!
冰心有言:“有为有不为。” “有为”与“不为”是人生的大课题,让我们适时“有为”,适时“不为”,捕一缕黎明的白,绘一幅未来可期的时代画卷。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张老师的工作室(ID:PeterZhangEdu)
材料由三句话构成。第一句引用了《孟子》中的一句话,第二句对这一句话进行了解释,第三句在这一句话的基础上,联系到《种树郭橐驼传》中的种树之道:须有为之举,含无为之妙。
综合把握材料的意旨,需要有“有为”与“不为”的辩证思维。为:做,干。不为:指不做不需要做的事。有为:指做需要做的事。有些事情不做,把它放弃掉,然后才能在另外的事情上有所作为。要获得成功,必须有所舍弃,有所选择。人生苦短,世事茫茫。能成大事者,贵在目标与行为的选择。如果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为碌碌无为的人。所以,一定要舍弃一些事不做,然后才能成就大事,有所作为。同时,这两句话可以相互推论。第一,因为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有目标,朝着目标前进,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人的精力有限,学会选择、取舍,才能专心致志地学好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做好自己擅长的工作,不重要的事情可以交给别人做,重要的事情才能尽力尽心做好,才能有所作为,成就一番事业。第二,看一个人是否会有作为,可以看他是否有所不为。有的人,随波逐流,很难坚持自己的主见,行为处事中,没有自己的原则,可为可不为,完全看别人的眼光行事。这样的人,缺乏魄力,难成大事。有的人,跟人相处,坚持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喜爱,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的人,人格独立,人际交往中往往更吸引人。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及事物,一定要甄别、选择,有些事情“无为”方能成就事业、人生等的“有为”,方能体现人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写作对象是“担当复兴大任的青年”,这要求考生要有大局意识,将“小我”融入到“大我”中去。
从“感悟与思考”可知,文体主要倾向于议论文。考生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谈人生中哪些事可“不为”,积蓄力量之后,如何做才可以“有为”。也可以运用辩证思维,用并列式结构,谈“不为”和“有为”之间的关系(如:二者互为条件,当然,二者的关系见仁见智,言之成理即可)。
立意:
1.有所“不为”勇舍弃,探求力行争“有为”。
2.“有为”非“泛为”,“不为”非不作为。
3.君子“有为”有“不为”,为之有道。
4.“有为”有“不为”,阔步天地行。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胸襟”“境界”“格局”是三个不同的词语。胸襟是指抱负、气量,也指心胸、心怀;境界是指事物所能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格局是指对事物的认知范围。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将这三个词语联系在一起,用来谈论关于待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
请将上述三个词语结合起来,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格局之大,担当之重
曾国藩曾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在庭户之中只能见斗室,而于天地间自然眼界宽广,这是胸襟;当某些人蝇营狗苟于私利时,张桂梅、袁隆平等却忘记小我、无私付出,这是境界;当无数商人想着如何来钱快,纷纷投资房地产时,任正非不为眼前的利益所诱惑,专注做自己想做的通信行业,这是格局。胸襟越开阔,境界越高,最终,这两者汇成了格局之大。格局决定了一个人眼界的宽窄,更决定了一个人的担当。
格局大小,影响眼界之宽窄;不同的眼界,担负不同的责任。鲁迅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是何等境界!格局就是无尽的远方,穿过重重阻碍,身负家国天下。担当是为了无数的人们的福祉不断求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格局有大有小,根植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格局大者,为国为民为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个大我;格局小者,为已为私为小我,也许无可指摘,但不可沾沾自喜。自古士人秉持“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立身哲学,中华民族的“脊梁”何等气魄!他们有为民请命肝脑涂地者,有驰骋沙场马革裹尸还,有身处异域不改气节者,有面对利诱势逼不改初衷者,有为官一方与民同乐者,有著书立说延续中华文脉者,有壮烈激烈慷慨赴死者……他们的名字、事迹如昆仑伟岸,如大海浩浩。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岳飞“八千里路云和月”,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些格言诠释什么是格局,什么是大我。
格局是在其位谋其政,尽心竭力的责任担当。鲁迅面对万马齐喑、风声鹤唳的局面,团结文化战线上志同道合人士,用笔作武器,敢于揭弊;也勇于解剖自己,对国民劣根性而痛,揭开伤疤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这就是格局。有人批判现如今中国大学培养出来的是一些“精致利己主义者”。精致利己主义,缺乏必要的责任担当,沾染了太多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钱理群教授指出真正的精英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我们不会忘记“耶鲁哥”秦玥飞不计个人得失扎根农村,做一个村官;不会忘记远赴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医务工作者,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不会忘记中国维和人员奔赴战乱国家的战场一线,用行动争取和平;不会忘记屠呦呦研制出青蒿素,几十年内无偿提供给贫困国家而不计个人报酬……
如今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时代青年要学习前辈的胸襟、境界与格局,心中有责,心中有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所给出的三个核心词,“胸襟”主要指人心的广度,其中既包括容人的广度,也可以指个人理想等胆识抱负的广度。“境界”则指人心的高度,一个人的眼界越高,其境界往往也越高。“格局”,则可以认为是包含前二者的范围更大的词。比如,可以指一个人的眼界、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总的来说,一个人胸襟越广,境界越高,格局越开阔,人生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对此,写作时可以先适当阐述三者关系,比如,可以说大胸怀、大境界,必然升华为大格局。格局是胸襟、境界的反映,也是格调、情操的折射。对此,还可从现实角度来论述个人与国家关系中拥有大胸怀、大境界、大格局的人是怎么样的。比如,可以说,如果一个人心里装的是国家、民族和人民这样的大格局,人生的舞台就会宽广无限,生命也就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最后,则可从自身出发,说明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胸怀、境界、格局。
立意:
1.博大的胸襟、开阔的眼界是大格局的标配。
2.成大事,实力重要但胸襟、眼界、格局更重要。
3.眼界决定境界,格局决定结局。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出自战国列御寇的《列子·说符》。其基本含义是,看见外表就可以知道内里,观察过往就可以预知未来。引申含义为,由表及里,透过现象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质;以史为鉴,学习历史可以掌握未来的发展规律。在对历史的连续性思考中,做到知其所来、识其所在、明其将往。墨子说,“以往知来,以见知隐”,意思是可以用过去的事来推断事情的发展,用出现的事来推知隐微的事。《吕氏春秋》说,“以今知古,以益所见,知所不见”。汉代董仲舒说,“不知来,视诸往”。作文选刊
对“见”与“知”的思考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对现代人也很具有启发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见”与“知”之间关系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观可见之亦,知无形之意
油画的橘红赭褐可见,画家的龙蛇之技无形;赫然的砯崖转石可见;自然的造物之智无声,撷取吉光片羽,窥一斑而知全貌,见表层而晓内理,是真正的大智慧。
习得“看”的方法,是见而后知的基础,是体察万物的根本。
正所谓“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由表及里”的道理固然为金玉良言,一个“表”字却也蕴藏着学问与门道。人生而有瞳孔,可即使过了几十年甚至一辈子,有的人也未能领悟“看”的方法。它不是简单的光线进入视网膜引起的短暂而无用的兴奋,它是有生命的,是非机械的,是有温度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虽不是修心性的至高境界,却也是智慧的中庸之道。不停留于表层,留意事物每一处可做文章的细节,才能为思考奠定基础。对一般人,褒禅山洞不过存有游人的涂鸦,王安石却察得“其进愈难”处,题诗愈少,这便是区别。
留“存想”的余地,才能知他人所不知,见他人所不见。
生活处处皆学问,头脑易动的人生活在比别人更丰富的世界中。凡人的游山玩水仅停留在走马观花,而范仲淹却可因之而滋生忧国忧民之胸襟;凡人的宴饮仅停留于丝竹之乐,而欧阳修却可借此窥见与民同乐之美。酌古瞰今,会想的人才能青史留名,蚩蚩不思者最终只会像生活经过他们的人生一样,自己也仅是史册上的浮光掠影。
关注“无形”之意,是看透悟透的关键,是凡夫与智人间的泾渭。
柴米有形,生活无形;婚姻有形,爱情无形;契约有形,诚信无形。无形的东西往往要更有意义,却同时更难以发现。贾平凹曾说:“文章有的似烈火,是人是畜都看得见光芒;也有的似深水,波纹只有船家渔家知道。”生活也是。肤浅的事物为众人所见,似乎是“香饽饽”,而深奥的事物却略显孤僻,不食人间烟火,仅有少数人知晓。可正是少数通达深奥之理的人才能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凡夫还是智人,于此天平上尽显其色。因此,关注无形的事物,才能拥有更具洞察力的眼神,更具穿透性的思想,才能见得更多,悟得更深。
“见”与“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些联系,汇成了两字——“思考”。“见”而思考,方能后“知”。现实是炽热的,人人都可见其光芒,而深奥的道是冷峻的,唯有苦心经营的思考才让我们能够与之相拥。
让我们无微不致地看吧!察万物的细枝末节,感受生命的丰富。
让我们勇敢坚定地想吧!这样才能知世间的璇玑奥妙,山高水长。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对于“见”与“知”这一主题,包含了两个角度的思考。其中,“见出以知入”帮助我们理解“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不要被表象迷惑,要学会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那么要如何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呢?比如要善于见微知著,要有一双雪亮的眼睛;要善于辨清现象的真伪,善于思考背后的深意等等。而“观往以知来”则从鉴古知今的角度给予我们启发。所有做过的事,走过的路都会留下印记,我们回看这些印记,就能据此辨清前路的方向。师法过去,可为后事之师。就比如说,我们可以读史论明得失,通过阅读史论,我们能得出哪些对自己的人生成长和国家的治理可资借鉴的经验或教训。
因此,对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从个人、企业、国家等角度思考其有何意义,比如个人可以提升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够快速抓住窍门;企业和国家能够制定出正确的策略等。还可以从反面思考,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有哪些危害,这样正反论证更加充分。而对于“鉴往知来”,考生可以从个人层面,也可以从国家、民族层面,还可以从个人和国家两者相结合的综合角度立意,说明“鉴往”可以“知来”,可以让人品味过去,认清现在,思索未来。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联系当前现实思考深层次的东西,比如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要实现中国梦更要学会从历史中学习总结经验教训,并认清当前表象后面的本质。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本质中得到启迪,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从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立意:
1.以一角而窥冰山。
2.深入本质,以史为鉴,做未来之师。
3.以本质与历史之慧眼看透红尘纷扰。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言中谈改革之路时说:“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材料二:
京张线上的一草一木可以作证,京张之变、铁路之强,如詹天佑所愿。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百年京张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变革与传承,见证着时代的变迁,见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见证着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民日报》
以上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内涵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林鸣和他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军事测绘员张民历时38载,踏遍千山万水,亲手绘制出上百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军事地图。他们历尽艰辛,时时磨砺自己,终于铸就辉煌。真可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泰戈尔说:“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你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人生之航不可能一帆风顺,惊涛骇浪和激流暗礁总会光顾。“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硬汉子”桑地亚哥的这句话启发我们直面艰难困苦,勇往直前。
艰难困苦,是坚定意志的催化剂。“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这是2018年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钟扬的颁奖词。援藏16年,钟扬的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即使条件艰苦,即使积劳成疾,他从未动摇意志。国家种质库中的数千万棵植物种子是他心血的结晶,“时代楷模”的称号是对他的褒扬。高山砾石磨砺了他坚强意志,使他的人生熠熠生辉。
艰难困苦,是拼搏向上的不竭动力。对普通人来说,想要登顶珠穆朗玛峰已是一件极其困难之事,对于靠假肢才能行走的夏伯渝来说,登顶世界最高峰,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他做到了,他创造了奇迹!盘点夏伯渝的登山史,可谓十分艰难,他先是失去了双腿,接着患上癌症,甚至赶上了雪崩山难。但这些苦难,没有打倒他,反而成为激发他登顶世界之巅的动力。他努力拼搏,成功实现了自己43年来的梦想,让世界为之鼓掌喝彩!
艰难困苦,是走上成功的必由之路。争议、质疑、嘲笑,当外界的种种声音绕在中国女排周围时,她们擦干眼泪,挥洒汗水,用拼搏和奋斗让中国女排重回世界之巅;黄沙、干旱、贫瘠,当重重困难横在塞罕坝人面前时,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毅力和信念让黄沙漫天的无人之境蜕变成绿浪层层的福泽之地;辐射、高温、朔风,当技术难题让程开甲团队陷入困境时,他们无所畏惧,用心血和才智让“两弹一星”技术遥遥领先。《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任何成功都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艰难困苦的磨炼,能助人成就大器。
高尔基说:“苦难是一所大学。”但“丧文化”却在部分青年群体中流行,很多青年人在困难面前畏葸不前,极度颓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黎明前的黑暗,怎会有旭日东升?艰难困苦并不是失败的征兆,而是引向胜利的火把。
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直面艰难困苦,绽放人生精彩!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是习近平同志谈改革之路时的发言,意思是说,改革进步会遇到阻力,需要坚强勇毅和笃行不懈。材料二以京张铁路为例,谈中国铁路的变革与传承,中国铁路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阻力,正是靠着坚强勇毅和笃行不懈的精神,才有了这么大的成就。综合两则材料可知,任何成功都不是随随便便获得的,因为大凡有成就的人,最初都经历过困苦和磨难,但他们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而是勇于直面困难,愈挫愈勇,挺过了最黑暗的时刻,最终迎来了光明。我国的改革发展也是这样的,任何的改革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中国人坚持不懈,勇于开创和拼搏,我们的改革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从材料来看,这个作文题的难度不大,只要紧紧抓住不畏艰难,勇于进取即可,在写作时可以写个人的发展,也可以从个人到国家的发展等。
写作时,文章可以安排成分论点并列的结构形式。首段可以简要引出观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主体部分安排成三个分论点:分论点一艰难困苦,是坚定意志的催化剂;分论点二艰难困苦,是拼搏向上的不竭动力;分论点三艰难困苦,是走上成功的必由之路。最后以“直面艰难困苦,定能绽放人生精彩”收束全文。文章要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以充实说理。如可列举陆鸿、杨宁等人的事例,论证人可贵的是能从困境中走向光明。
立意:
1.不畏艰难,成就辽阔。
2.于困境中奋斗,于艰难中有为。
3.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去吗?配吗?这褴褛的披风;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这是2021年年底一首热度非常高的流行歌《孤勇者》的歌词……这首歌曲原是《英雄联盟:双城之战》的主题曲,此曲一经推出,即刻火爆全网,至今半年多,由成人歌曲破圈成“儿歌”,在街头巷尾,在校园,老人孩子都会哼上几句,孩子们在课间唱的就是《孤勇者》,目前几乎百分之百的孩子都会唱《孤勇者》,它成为了一个新的流行文化符号。作文选刊
请从以下几个任务中选一个,写成作文。
(1)唐恬是这首歌词的作者,2012年她患鼻咽癌,历经十年病痛,2021年她在写这首歌词前,就打定了主意:“我希望它是一首‘实燃’的歌,不宣讲漂亮的态度,不为了勇敢而勇敢。这首歌里致敬的英雄,是那些抬头走夜路的人,是那些内心有殿堂的人。”有人说“对弈平凡”是时代出给人的难题,对此你怎么看?
(2)《孤勇者》历经半年“火爆”,破圈成了校园“儿歌”。有人说,儿歌就应该欢快、简单、充满美好,比如《小燕子》“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曾风靡全国,成了几代人的美好记忆;而《孤勇者》悲壮、抗争、不屈,最不应该成为儿歌。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和感悟?
要求:1、任选一题,完成800字的作文。2、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自拟标题。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
做人生的“孤勇者”
“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一首《孤勇者》唱出了平凡人的不屈和坚强。回望中国共产党这百余年,从一无所有到波澜壮阔,正是因为有了那千千万万敢为人先、默默付出、踏实肯干的“孤勇者”,才使我们的“中国梦”不仅仅只是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也应传承先辈精神,做人生的“孤勇者”。
坚定信念,做忠诚勇毅的“孤勇者”。“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从烽火连天到太平盛世,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孤勇者”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我的入党动机就是给我男人报仇,另一方面为了将来的幸福。”如此简单朴实的话语,清晰有力地写在一份诞生于1939年的入党志愿书上,这是王淑贞最坚定的信念。自丈夫壮烈牺牲后,王淑贞就继承丈夫遗志,投身于革命事业,多次冒着风险,传递重要文件。新中国成立后,她担任村妇女主任,与其他村干部一道带领村民战荒山、开良田,找项目、谋出路,为村集体发展贡献力量。这名106岁的老党员、烈士遗孀,用一生的孤勇践行着“一辈子都忠于党”的誓言。
开拓创新,做担当敢为的“孤勇者”。“爱你破烂的衣裳,却敢堵命运的枪”。山东文登张家产镇王文水退伍后,怀揣着让故乡的小山村摘掉“穷帽子”的理想,毅然决定返乡,从零开始研究种植推广西洋参。几十年来,他义务传授种植技术,为发展壮大文登西洋参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重大贡献,被群众称为“致富路上的带头人”,凭借一腔孤勇诠释着担当。青年一代也应以此为楷模,奋勇拼搏、奉献家国。
不忘初心,做无私奉献的“孤勇者”。“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当今的中国正在创造一个又一个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靠的正是无数“孤勇者”的无私奉献。山东文登环卫工人李玉坤就是这样一名背光的“孤勇者”。她是市民公认的“拼命三娘”,三十年如一日,靠着一个月磨光两把扫帚、半年穿破10双布鞋的拼劲,把“脏乱差”的步行街变成了卫生“样板街”;她是远近闻名的“社会妈妈”,靠着“捡破烂”的积攒和微薄的工资,累计捐款40余万元,用爱心托起了百名寒门学子的“求学梦”……她始终把热心奉献给工作、把爱心奉献给他人、把真心奉献给社会,孤勇地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迈步走在新征程上,“孤勇者”是你、是我、是无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努力的中华儿女,让我们坚定信仰、开拓创新、不忘初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接续写出新时代的精彩篇章!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讲述了歌曲《孤勇者》一经推出,火爆全网,由成人歌曲破圈成“儿歌”的事件。通过引用《孤勇者》的歌词,“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吼出生命强有力的抗争,意在启示我们要勇于做“孤勇者”,与命运抗争,不断求索,实现人生价值,成就非凡人生。
题干要求从两个任务中选择一个,写成作文。第一个任务,通过讲述《孤勇者》作词人唐恬与鼻咽癌抗争的人生经历以及她创作《孤勇者》的目的,引出“对弈平凡”的话题,明确了写作方向。意在启示我们,身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勇于与命运抗争,不向命运妥协,不屈于平凡,怀揣梦想,砥砺前行。
第二个任务,通过写《孤勇者》成为校园“儿歌”,引出了人们的不同看法:儿歌应该欢快、简单,而《孤勇者》悲壮、抗争,不应该成为儿歌。以此引发考生对儿歌内涵的思考。可从“教育从娃娃抓起”、厚植拼搏精神,培养祖国栋梁等角度立意。
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何为“孤勇者”,“孤勇”的意义,如何成为“孤勇者”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说“孤勇的意义”时,可以从个人、社会、国家等角度切入展开论证,使论证更深入。
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武汉疫情肆虐、人心惶惶之际,快递员汪勇坚守在疫情最严重的金银潭医院,逆流而上、八方统筹,以凡人之力书写一段传奇的事例,论证“孤勇”的内涵。也可以进行对比论证,将不屈不挠的“孤勇”人生与躺平懦弱、得过且过的后果形成对比,从而论证中心论点。
在论据的选择上,应注意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的综合使用。如可以引用余光中“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颜色的孤星。”的名言作为道理论据,使论证更具有权威性。也可以立足当下,结合当下社会存在的“躺平”“摆烂”等社会现象,以其危害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使文章更具有现实意义。
立意:
1.秉心中信念,破一路荆棘。
2.不向命运妥协,奋进成就人生。
3.逆风不言弃,做人生的孤勇者。
4.厚植拼搏精神,培养祖国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