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习作编排中,想象类习作在第三学段走出了“编童话”格局,引入科幻、历险等要素走向了“故事创作”。《神奇的探险之旅》就是其中一个全新的具有挑战性的想象类习作话题,相对于非虚构的作品,这是虚构类小说的创作尝试,可视为本单元在习作主题编排上的重大变化,从习作走向故事创作。所以在接到陆老师备课任务时,我反复研读了教材的篇章页和习作要求,教材安排“探险类”习作的意图,我的理解是为了启迪学生的智慧,打开孩子们的思维。而孩子们在生活中,已经从动画片或科幻小学里积累了一些想象的元素,无论是从写作前的引导,还是动笔写作,都觉得这次习作大家是有话说,并且愿意写的。从五年级的学情视角看,学生对“探险”话题,尽管接触过相关的影视作品和书籍,但原阅读与生活经验的认知和感受仍是模糊的,在习作中易陷入言语困境中。所以,在准备这篇习作课时我找了很多冒险类的书籍和电影,并给孩子们在午间休息时播放了一部叫《灵犬雪莉》的影片,让孩子们做小小影评人,这也为探险类作文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奠基,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前期充分的阅读与积累后,这堂课才能够真正让孩子们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丰富故事要素,架构现实情境

《神奇的探险之旅》教材编排的探险地为“茫茫大漠”“热带雨林”“海中荒岛”等,因为本次习作对探险之地须具一定的地理、生物、气候等方面的知识作为辅佐,否则习作中的“险”难以设置,或所探之“险”没有地域特征,故事又何来“神奇”性。我借助“希沃”软件补充了美国探险类影片的短片花絮,让孩子们能够在课堂中身临其境、这样的增补设计,增添的是探险类故事的现实感。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了“探险方案”的学习单,是对教材资源的拓展,增加“探险目的”,明确探险与历险之分,营造了探险的仪式感;细化“团队成员”的姓名、职业等信息,有经验丰富的探险爱好者托尼老师、知识渊博的生物学家杰克老师、见多识广的向导艾伦,孩子们普遍选择了第一个托尼老师;有好奇心强性格活泼的而妹妹、胆子大但行事鲁莽的表哥和心细而胆小的同学等,孩子们普遍选择了胆子大但行事鲁莽的表哥(有些孩子把表格替换成了自己的朋友等),接着融入习作主体“我”,强化探险的真实感。“荒岛探险方案”以学生自主勾选的图表样式呈现,学生在个性选择时,就是在进行整体性、现实性的故事背景要素架构。基于故事现实情境架构,学生交流“探险方案”时,方能呈现出侃侃而谈、跃跃欲试的状态。可见,此现实情境的架构,非常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了探险故事的基本要素,形成了对探险故事的基本认知。

02

点燃思维火花,搭建故事模型

探险类故事之所以吸引人,离不开兼具合理性、冲突点和曲折感的故事模型。这对于初学故事创作的学生来说,是需要升级的语言新图式。教学中,我格外关注借想象之路径促具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协调发展,从而助学生建构起属于自己的故事模型。如,请学生在配乐中假想探险之旅,直升机的螺旋桨声,富有情境感的音乐渲染,还有适时的问题切入:你看到了什么?继续往里走,你又发现了什么?在森林深处有什么危险等着我们呢?让学生“身临其境”感知探险场景,滋养盘活的是学生的表象思维。“探险方案”的第二部分,同样采用菜单式选择或填空的方式,具化了“遭遇险情”的8+X种可能性,这

是基于表象思维进行的逻辑思维训练。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在“安静地忙碌着”,既要观照探险地点特征,结合人物特点,考虑随身装备功用等,让人物、险情、装备与场景相适应,又要让人物身份和性格特点在故事情节中得到验证。这样的统整设计与思维训练,勾连的是整个单元的阅读教学思维经验,正呼应了本单元人文主题“思维的火花”:《自相矛盾》中的辩证思维,《田忌赛马》的比较、分析、重组,和《跳水》中的推想、预测力等。学生在习得探险类故事的基本模型的过程中,也解决了思维能力培养中碎片化、浅表化的问题,在想象中经历了理解、分析、比较、推理等一系列完整的思维过程,训练了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与完整性。

图片
语文要素中“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中“具体”这一要求落实的关键处,是此次习作教学中最易被忽略的。我仅仅将“具体”落点在情节要“一波三折”,心情变化“一波三折”的要求设置上,忽略学生真实的言语困境是支撑写“一波三折”的具体化语言表达。从学生习作的第一稿可见,本次习作最难的点是表达输出的局限,学生习作中只有情节不断变化的“讲述”,而缺少对情节中扣人心弦的紧迫感和画面的冲击力的“描述”。

叶黎明博士说:“教学生想象,并非写作教学的独当之任,教学生用艺术的语言形式表达审美的想象,这才是写作教学的独当之任。”也就是说,想象类习作本体性目标当教“艺术的语言形式”,这才是“具体”关键落点。我在课堂上及时捕捉到了真实学情,以学生例文为参照,再用教师修改的范文作直观对比,以问题互动促思,及时加入“范文”的案例,此处范文支架的运用,既让学生看到了“好”的标准,也让学生亲历了习作技法生产和提炼的学习全过程,这次习作采用了两次修改,学生增补的描写之处是用艺术的语言描述了探险之神奇,并用上了环境描写、人物的内心变化,文章更加紧张、惊险、刺激。可见,易懂、管用、可迁移的习作技法非常有效地对学生原有言语结构进行了调整、修正、补充、丰富,学生突破了原有的言语困境,言语水平在原基础上获得了进展和提升,增长了探险类故事描写的语言新经验。当然,课堂是存在很多的遗憾的,困境设计之后的求生方法这个版块没有落实得更加细致,其实课后反思时想到了要把求生方法也用图表支架的方式呈现出来4+X甚至更多,如果把这一板块再落实得更加细致一些,也是对于学生后期的习作技法又是一次提升。
镇海区庄市学校 2023-04-17 17:03 发表于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