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诗人用晓白如话的叙述和描绘,把他窗前的一棵白桦带到读者眼前。但是,这节诗的后两句,给人带来困惑:到底是这棵白桦披上了一身雪花,才“仿佛涂上银霜”,还是它本来就是雪白的,既像“涂上银霜”,又像“披了一身雪花”?如果是前者,翻译者的表达就有问题,用“银霜”来形容“披了一身雪花”的样子,同类取喻,失却了想象的空间,不如改成“仿佛穿上银装,/披了一身雪花”。如果是后者,语意上连贯起来了,但不符合事实——白桦本身不可能全身雪白。
大概是翻译者顾蕴璞遣词造句的原因,王守仁的译文是这样的:“我家的窗前,/伫立着一棵白桦,/它银装素裹,/披挂一身雪花。”这样的翻译没有任何歧义,这棵白桦就是披了一身雪花。接着读完全诗,做总体的比较,还是觉得顾蕴璞的翻译在语言运用上更具表现力,韵律节奏更具鲜明,更符合朱光潜先生的审美要求——“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顾蕴璞的译文,也更适合拿来供小学生学习品味。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诗人在注目欣赏,在用心感受。在作者眼里心里,这披了一身雪花的白桦,枝头如同缀满洁白的花朵,花边是那么潇洒,绽放的花穗就像洁白的流苏,轻盈飘逸,如诗如画。“花边”“流苏”都是美好的装饰。“花边”是手工编织或刺绣制作而成,有各种造型图案,带状,一般镶在衣裙的边缘,起装饰美化作用。“流苏”,用丝线等扎成的穗状饰品,一般常系在服装或器物上,常见挂与帐中窗帘四角或玉佩扇子手柄,也是起装饰美化作用。流苏轻盈飘逸,随风飘摇荡漾,往往给人带来典雅与婉约的趣味。在诗人眼里,这棵白桦镶着好看的花边,缀着洁白的流苏,潇洒迷人,唯美如画,是一道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这字字句句里,都表现出诗人对这棵白桦的欣赏和喜爱。“花边”“流苏”是从可见的形态产生的联想,“潇洒”“如画”是美丽的形态让诗人感受到的意趣,形与意融为一体,就是审美的艺术。
这样一棵潇洒如画的白桦,被朦胧的寂静的衬托着,被灿灿的金辉渲染着,显得更加晶莹剔透,卓尔不群。这就是第三节描摹的景象:“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辉里/闪着晶亮的雪花。”“朦胧的寂静”,是一种静谧之美,在这样的静默之中,“在灿灿的金辉里”,这棵白桦“玉立”着,全身“闪着晶亮的雪花”,显得是那么高洁,那么俊朗,那么挺拔。
时间推移,朝霞出现了。朝霞的出现,相比于“玉立”的白桦,显得“姗姗来迟”,但它的到来,又为这棵白桦“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让它显得更加高洁伟岸,令人仰慕了。
这样一节一节读下来,就能感受到诗人对窗前这棵白桦所倾注的深情,那是欣赏和仰慕的礼赞。
为什么诗人如此礼赞白桦,用美好的词汇来形容和赞美它?那是因为,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在俄罗斯人心中的形象是高洁伟岸的。再加上顾蕴璞的翻译,语言生动形象,节奏明快有力,韵脚明丽阳光,礼赞之情就表现得更加自然,更加显然了。
这样一首现代诗,是十分适合帮助学生感受和发现现代诗的一般特点,并尝试用诗的方式来写一写自己喜爱的植物的。因为,这首诗可以很清晰地给学生以三点启示:诗歌围绕具体植物在自己心目中的特点进行描绘;诗句富有节奏和韵律;表达出自己对具体植物的感情。
鉴于上面的解读,结合大单元大概念(现代诗歌是表现人的情感的独特文学形式,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有助于我们运用合适的策略体会诗人的情感。)的理解需要和学习任务(创编诗集,举办诗集发布会和现代诗朗诵会)设计,这首诗怎么学,怎么用,就清晰起来了。
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现代诗的一般特点。
2.在阅读鉴赏《白桦》的基础上,为自己喜欢的植物写几句诗。
学习活动:
一、激发兴趣,明确任务。
1.读一读王安石的《梅花》和贺知章的《咏柳》,说说诗句中写出的植物特点。
2.自由说说为自己喜欢的植物写一首诗,有没有困难。
3.布置学习任务:为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写几句诗。
二、细读《白桦》,发现写法。
1.启发一:抓住自己心目中这一植物的特点来写。
(1)读一读,判断诗人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白桦形象。
(2)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诗人心目中白桦的特点,你会用哪个词,为什么?哪些词语和诗句写出了白桦的高洁?
(3)提炼启示。
2.启发二:诗句要有节奏和韵律。
(1)放声朗读,感受节奏,你有什么发现?
(2)这样的节奏和韵律,给你怎样的感受?
(3)提炼启示。
3.启发三:表达出自己对植物的感情。
(1)你感受到诗人对白桦有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的?
(2)补充背景资料,再次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提炼启示。
三、运用写法,尝试创作。
1.学生自由创作。
2.展示分享。
3.布置课后继续完成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