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子与河流》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
文/孙冬雪
一、文本教学解读
《池子与河流》隶属于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该单元是以“寓言故事”为主题的单元,编排了以《守株待兔》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以《陶罐和铁罐》为代表的现代寓言故事,《鹿角和鹿腿》为代表的伊索寓言以及本篇《池子与河流》为代表的克雷洛夫寓言。学习寓言故事,单元导语页提出了具体的学习要求“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结合交流平台,我们可以提炼出学习寓言故事需要学生掌握的三大技能,即读懂故事、明白道理、迁移生活。而《池子与河流》为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既承担了学生使用已学方法自学寓言故事的任务,又承载着带领学生从“理解寓意”走向“批判性思维”发展的使命。
走进《池子与河流》这篇课文,池子、河流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景物,用两者做故事主人公能够更好的让学生联系生活,在头脑中形成对故事的直观理解。池子与河流在生活中都是水的表现形态,在寓言故事中,他们对人生的理解有何不同?克雷洛夫给出了答案。这篇寓言故事以池子和河流的对话为内容展开,揭示出池子与河流在人生志向上拥有截然不同的想法。课文1-6节为池子的话,池子认为河流的生活太过疲劳、辛苦,“永远滚滚滔滔,不知疲劳”,背负着诸多沉重的货物,所有辛苦付出得到的荣誉、赞赏到头来都是一场空……他认为生活应该是安逸舒适的,应该像他一样“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过着“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任凭人世间忙忙碌碌,我只在睡梦中推究哲理”。具有讽刺性的是,池子在安逸的生活中所推究的哲理必然会使自己消亡,因为他忘记了“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这一自然规律,而河流却一语中的。课文7-8节为河流的话,对于河流而言,人生价值的实现恰恰在于“永远滚滚滔滔,不知疲劳”,背负沉重的货船为人们创造利益,享受人们对他的赞誉和尊敬,这一切都是他光荣无比,正因为他一直遵循着自然规律,所以他长盛不衰,而享受安逸生活的池子却逐年淤塞,完全枯干。克雷洛夫在文章的最后一节中,借池子与河流的不同结局告诉人们: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
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上,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对比前几篇课文,在体裁上,此篇课文采用了寓言诗的形式,其中“寓言”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找到人物对话,抓住关键词句,找出河流和池子的做法、志向、结局,理清二者的观点。而本篇寓言的特殊之处在于以诗歌韵律呈现故事,因此朗读成为了课文学习的重要方法,联系语文园地字句段运用的第二题、前几篇课文学过的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通过给池子和河流的对话添加神态、动作等提示语,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再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读通句子,读懂观点。
其次,读懂寓言中的道理要与故事内容紧密相连,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和体会,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教学上,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提炼池子与河流的人物志向、观点,提问:“池子与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选择二者的观点阐述自己的理由。还可以进一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提问:“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像池子与河流这样的人?遇到他们,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这样的问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不需要自己提炼相应道理,反而可以将道理内化后讲述给现实中的人物听,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讲述判断其是否明白了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另外,在课文最后,克雷洛夫总结提炼了自己想要告诉读者的道理,即“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笔者初读时认为,此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努力实现人生价值,而非仅仅定位于“才能”,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发表自己对寓言故事蕴含道理的见解,再读文章最后一节所揭示的道理,不必强求完全一致性。
最后,从单元整体入手,在教学中除了要联系前几篇课文学过的方法,还需要联系语文园地中的字句段运用的第一题,学习扩展以“源源不断”、“无忧无虑”为特点的AABC、ABAC类型的词语。
二、学习目标定位
1.运用偏旁归类、形声字等方法自学“滔、涯”等8个生字,并能根据池子和河流的观点对词语进行归类,学习“源源不断”“无忧无虑”类型的词语。
2.通过圈画人物对话、添加人物神态和语气等关键词的方法,了解池子、河流的观点,并分角色朗读。
3.能联系生活实际对池子和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理解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三、学习活动设计
板块一 单元整体,导入课文
(一)整体回顾,揭示课题
守株待兔→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陶罐和铁罐→现代寓言故事、鹿角和鹿腿→伊索寓言;除此以外,克雷洛夫寓言在世界上也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克雷洛夫的《池子与河流》。
(二)出示图片,联系生活
1.看一看图片,想一想自己见过的“河流”和“池子”,说一说二者有何不同点?
预设:河流是流动的,池子是静止的;河流是线状流动的,池子是方形或圆形的……
2.克雷洛夫寓言中的“池子”与“河流”有何不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探究。
(三)学习提示,明确目标
1.自读学习提示,标出本篇课文的学习任务。
①分角色朗读课文;
②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池子与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
2.发现:本篇寓言故事是以诗的形式写成的,并标注诗歌小节。
【设计意图】从单元整体出发,带领学生认识世界各类不同的寓言故事,为快乐读书吧的学习做铺垫;从学生实际经验出发,联系生活,直观感受池子与河流在物理、地理上的不同,为理解二者不同的观点做铺垫;紧抓略读课文要点,让学生在学习之初便明确学习任务,有目的的学习。
板块二 认识生字,初识观点
(一)检查预习,认识生字
1.词语初读,预习检测
滚滚滔滔 忙忙碌碌 遵循规律 受人尊敬 源源不断 长流不断
安闲舒适 推究哲理 无忧无虑 芦苇遮掩 青苔铺满 一无所为
2.结合语文园地,学习“源源不断”、“无忧无虑”类型的词语。
源源不断:津津有味、依依不舍、默默无闻、滔滔不绝、跃跃欲试……
无忧无虑:无边无际、无法无天、无拘无束、无时无刻、无影无踪……
(二)初读课文,理清故事
1. 分别找出河流与池子的话。
(1)1-6小节为池子说的话,7-8小节为河流的话;
(2)关注标点符号的特点:即连续几个自然段引用同一个人说的话,则每个自然段开头都用一个上引号,在最后一个自然段末尾使用下引号。
2.借助学习单,将上述词语分别填入相应框内。
做法
志向
结局
河流
滚滚滔滔、忙忙碌碌
遵循规律、受人尊敬
源源不断、长流不断
池子
安闲舒适、推究哲理
无忧无虑
芦苇遮掩、青苔铺满、一无所为
3.根据表格简单讲述池子与河流的一生。
例:池子一生……整天……最终……
【设计意图】本版块将识字与理清故事脉络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故事中认识人物,在认识人物的过程中加深对生字、词语的理解;在理清故事脉络中,从“做法、志向、结局”三个维度出发,分别梳理人物词语,降低了学生理解故事的难度。
板块三 体会人物,分角色朗读
(一)精读课文,体会人物
1.思考:池子和河流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它们对彼此生活的看法是什么?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预设1:池子对河流生活的看法主要集中于1-6节,可让学生自主圈画,全班交流。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句子:
(1)我总是看见,你一会儿背着沉重的货船,一会儿驮着长串的木筏,还有小划子啊小船,简直数也数不完。
引导学生关注“一会儿……一会儿……”“数也数不完”等词组,感受河流生活的辛苦。
(2)“你几时才能抛开这样的生涯”“我可真要愁死啦!”“我的命运有多好,比起来,你我相差竟这么大”“这一切都是空的”
可以看出池子对河流这种忙碌的生活不以为然,认为河流的生活过于辛苦。
(3)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
抓住“安闲”“柔软”“贵妇人”等词语,感受池子认为生活应该无忧无虑、舒适安逸的观点。
预设2:河流对池子生活的态度主要集中于7-8节,应重点关注以下句子:
(1)“啊,你在推究哲理?”“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
抓住“啊”这一感叹词,读出反问的语气,表达河流对池子观点的反对、不屑。
(2)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
抓住“伟大”、“光荣无比”、“永远”等词语,感受河流的骄傲自豪,对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满意。
(二)揣摩心理,加入提示语
1.尝试分角色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体会池子与河流说话时的语气、态度,添加提示语。
结合《陶罐和铁罐》《鹿腿和鹿角》中学习的通过提示语感悟人物心理的方法,为池子、河流的话加上提示语。
例如:河流( )说:你几时才能抛开这样的生涯?要是换了我,说句老实话,我可真要愁死啦!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内容,读准人物的语气。
【设计意图】从找出人物观点、揣摩人物性格到分角色朗读课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初识观点之后再借助人物语言推测人物性格,为文章添加人物说话的语气、神态,丰富学生对池子、河流这两个人物的理解。
板块四 联系生活,表达观点
(一)联系实际,表达观点
1.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像池子、河流一样的人物?
2.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
(二)走进课文,感悟道理
1.本篇寓言中,作者想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找到文章最后一节,朗读体悟。
【设计意图】寓言故事的道理需要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通过思考生活中有没有像池子、河流一样的人物,把晦涩的道理迅速融入生活之中,更加具体、可表达;同时,在学生表达自己观点之后,再揭示作者的观点,二者相辅相成,又不互相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