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境认知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影响下,基于情境的学习才被认为是深度学习。随着核心素养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基于情境的教学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正是在这样宏阔的历史背景下,基于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实验项目“区域联动推进学科育人的‘新教学’实验”的“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问题解决的进阶测试、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新教学理念,对我们理清情境概念的内涵有颇多触发,也让我们对情境教学的策略设计和运用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思考。

一、情境内涵的确认
随着20世纪50年代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提出,情境学习理论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皮亚杰认为,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在与环境、他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建构并获得知识。[1]罗日叶的“整合教学法”也明确指出,能力只能是情境中的能力。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整合运用一系列的学业获得才能解决问题并形成能力。而学生的学业获得不仅包括知识、概念、技能,也包括经验、习惯、策略、规则和态度。由此,情境的内涵得以明晰:情境一定有知识蕴含其中,而知识以概念的形式呈现,又以问题的形式表现于情境中。所以,知识和情境发生逻辑的关联,形成以概念为核心的各种学业要素的综合体。学生的根本任务就是以概念为核心有机调动各种学业获得解决此情境中的问题,并在根据具体任务有机调动各种学业获得的过程中自然形成面向未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基于以上认识,素养理念下的情境一定要超越背景、环境和场域这一浅层次的认知,具有让死的知识和各种学业要素发生关联的内在逻辑,达到让知识活化的目的。
首先,素养理念下的情境表现为贴近性。外在呈现上,情境应该更像是日常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场景,而且具有故事性,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和熟悉感,让学生理解情境中的学习就是为了生活。比如,张佳欣老师执教《太空一日》时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了传承党的百年红色精神,学校决定开展‘杨利伟飞天事迹展’活动,让我们一起跟随《太空一日》,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作为本次活动的策展人,请你根据文章内容,找出杨利伟身上最打动你的地方,设计一份吸引人的海报。”这一情境设计就考虑了和学生生活的贴近性,融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杨利伟飞天事迹和宣传海报等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元素,拉近了学生和情境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今天的学习就发生在自己的生活里。
其次,素养理念下的情境表现为陌生性。情境要达到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兴趣的目的,就必须和学生的认知保持一定的距离。有了这一距离,它才能吸引学生去辨别哪些是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和资源,并对这些信息和资源加以整合,在整合中达到运用知识和活化知识的目的。上面所创设的情境,既是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事件,同时又和学生的真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杨利伟的形象学生在电视、网络上见过很多次,但对其品格却未必有全面而深入的认识。海报学生也许见过多次,但设计海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则是第一次。
第三,素养理念下的情境表现为内隐性。情境的外在表现是一种生活现象,但现象之下的知识、概念、习惯、策略等各种学业要素隐含其中,学生需要在情境中提取出有关概念,才能围绕核心概念调动各种学业要素资源。上述情境设计表面上是一次活动设计,实际上却是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全面品析杨利伟的形象。
最后,素养理念下的情境表现为关联性。情境中的各种学业要素资源形成开放而又有一定内在逻辑的关联结构和复合体。学生需要根据任务在这一关联结构中发现有用的逻辑链条,并循着这一逻辑链条调动和组织各种学业要素资源,形成新的认知,获得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境“应该是一种动态的构成,不光是一种静态的结构,是各种形成情境的要素相互作用的一个东西,特别是主体之间的”①。上述情境设计中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先提取出“杨利伟的品格”这一核心概念,然后围绕这一核心概念调动提取信息的策略、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海报设计的策略等学业获得资源,并产生有机关联,才能最终完成设计海报这一任务。

二、情境可为的边界
情境学习由于关注个体的学习经验、策略和态度,必然呈现出个性化的学习特征,而且是高度个性化的特征,因为情境下的学习是各种学业获得资源的联结学习,只有个体的深刻体验才有联结发生的可能。面对相同的学习情境,由于每个学生的经历和经验不同,因而不同的学生对学业获得资源的调动数量、范围、方向和策略也不同。从上述《太空一日》课堂上所呈现的学生设计的5幅海报来看,每个学生的设计都是高度个性化的:有人选择飞船返回阶段的内容来设计——即使同是返回阶段的内容,学生的设计也有区别,或选择返回过程来设计,或选择杨利伟的心理来设计;有人选择杨利伟告诫其他航天员的内容来设计;有人选择杨利伟飞天过程中遇到的险情来设计;还有人选择杨利伟在太空看到的内容来设计。这些高度个性化的设计背后是学生生活经验的不同及人生价值选择的不同,还与阅读时的信息选择倾向有关,甚至与性别有关,如男生多选择惊险的情节来设计。
因此,情境设计下的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体验和成果,要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成果展示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和机制,要给予每个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要给予个性化学习成果以热情的鼓励。更高境界的情境学习,情境应该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而且要与学生真实的生活有一定距离,让学生在熟悉的陌生化时空中丰富体验,发生深度学习。由于每个学生的经验和个性不同,更高境界的情境教学应该基于学生经验、习惯和风格的差异性创设多维的学习情境,满足不同学生的选择需要,从而让学习真正发生。具体设计时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关注情境的经验维,注重学生学科学习经验史的分析,强调学生学习错误史的价值;关注学生学习轮廓的分析,厘清学生学习的风格、状况和样貌;关注情境的概念维,辨析知识的核心概念、旁从概念和拓展概念,实现概念的自生长,达到知识再建构的目的;关注情境的方法维,突出策略要素,既重视具有学科特质的学科学习方法,又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追寻情境的终极目的;关注情境的文化维,强调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关注学习的共时性效应和历时性积淀,形成学科文化认知的当下和历史图谱以及人类文化的样貌概览。在具体情境的设计过程中还要重视以下几点:着眼学生的知识基础,关注差异性;着眼学生的不同经验,关注丰富性;着眼学生的认知风格,关注选择性。进而,为学生构建起可供选择的适合的多维情境。
根据以上分析,张佳欣老师创设的《太空一日》教学情境,我们可以根据情境的内涵和复杂程度的不同,再设计出几个不同层次的情境供学生进行选择。比如,考虑到学生绘画水平的不同,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作为本次活动的策展人,请你根据文章内容,找出杨利伟身上最打动你的地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也可以考虑部分学生语言表达方面的特长,设计这样的情境:“作为本次活动的策展人,请你根据文章内容,找出杨利伟身上最打动你的地方,写一首小诗作为宣传海报的内容。”
总之,情境学习和教学应该高度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让同一情境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不同情境满足不同学生的选择需要。唯如此,情境学习和教学的价值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才能增强。

三、情境无为的超越
由于情境学习高度关注个性化,因而学生的情境学习表现出更强的选择性。对于学习完整文本所需要调动的知识内容的丰富性和系统性来说,这意味着学习的碎片化严重割裂了文本意义建构的整体性要求。上述张佳欣老师的教学案例也鲜明地表现出这一特征——尽管学生的情境学习能够在个性化学习的引领下走向深度学习,但这种深度学习只是一个选择点。比如,学生选择的可以是飞船的返回过程,也可以是杨利伟的所见,还可以是杨利伟对其他航天员的告诫,但无论是哪种选择,其对于整个文本来说都只是系统知识和概念中的一个点,不足以达到建构文本整体意义的目的。因此,情境学习是大有可为的,但在文本整体意义的建构上也是无为的。一句话,情境学习的作用是有边界限制的,其教学意义就在于突破这种边界限制而能够发挥情境学习的深度学习作用。
为此,我们可以从教学的设计策略入手来实现情境无为的超越。一方面,我们可以在情境教学中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展示机会,让学生在彼此的分享中不断完善对文本整体意义的建构,最终达到全面而深刻理解文本的目的。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在情境教学中创设意义彼此关联的情境族,让这些情境族形成情境链。由于情境族的存在,文本的多方面意义得以探讨和交流;又由于情境族形成了情境链,学生对文本的多方面认识也必然形成逻辑链,从而达到对文本整体逻辑意义的建构。
比如,张佳欣老师的教学案例就在设计一张海报的大情境中又设计了具有递进关系的两个小情境。一个是从文本中找出杨利伟身上最打动人的地方,设计一份吸引人的海报——这是从内容角度来设计情境。另一个是从美术元素的角度突出杨利伟的形象:
大家在海报上更多地是展现杨利伟的形象,有没有同学关注到一些美术元素可以突出杨利伟的形象呢?比如杨利伟所处的环境、他在太空所看到的世界或是周围人的一些表现等。从中,你又会有怎样新的想法和设计?
如此学习,经过作品展示和交流之后,学生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建构就更深入了一步,也会更加深刻地领悟到杨利伟对祖国、亲人的无比热爱。在此基础上,张佳欣老师又创设了基于不同文本比较阅读的第三个情境:比较阅读课文和《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等文本,理解自传和他传的不同特点。至此,在三个问题情境富有逻辑的建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意义建构获得了整体性的认识,并且实现了深度学习。
注释:
①鲁洁.一种不同范式的研究:对情境教育的再思考[J].人民教育,2011(18).
参考文献:
[1]胡庆芳,杨翠蓉,等.有效情境创设的40项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003-004.
[注:本文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实验项目“区域联动推进学科育人的‘新教学’实验”(编号:2020JSQZ0302)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