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形式研究
周广 曹红梅
徐州市铜山区伊庄镇中心中学
徐州市侯集高级中学
摘 要:“双减”背景下提高作业的设计质量是提质增效的一种重要途径,文中以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形式为例,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创新作业形式,尝试设计能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的作业,让学生在写、画、唱、炫、展、亮、演、做等活动中完成作业,力求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提升作业的质量,推动“双减”政策落地生效。
关键词:双减;化学作业;形式
基金:徐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样态构建研究”(GH14-21-L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1]周广,曹红梅.“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形式研究[J].化学教与学,2022(13):27-29.
高效的作业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双减”背景之下,作为一线教师,除了要研究怎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双减”政策落地生根,还要研究作业的设计质量,以此达成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的目的,减弱学生参与校外培训的需求。教学中我们尝试了以下几种作业设计的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文本的形式让学生写出来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尤其突出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性,阅读和写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启蒙阶段的化学作业设计如能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以下简称“教科书”)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适时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地设计优质的课后作业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如学习“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可以布置这种形式的作业:“假如你是一杯水中的小微粒,在你周围看到了什么?如果给你稍稍冷却或加热,你又会怎样?请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在化学的微观世界中翱翔吧!”要求以文本的形式写出来。再如学习“原子”后,布置学生阅读“人类对原子的认识”相关知识,然后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写一篇科普习作[1]。这种形式的作业既能巩固双基,又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二、以图画的形式让学生画出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用瓶瓶罐罐做实验是化学学科的显著特色,化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实验仪器和实验装置,规范美观的实验仪器装置也是化学实验必备的基本功之一。作图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发展学生的美感,还能强化学生的实验素养。学生在作业中不仅仅是画仪器和实验装置,教材中还可以挖掘很多知识素材让学生“画出来”。如探究微粒的运动知识,教科书第3章第1节(课本63页)安排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图片
图1 教科书上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
学生从烧杯C中的甲溶液逐渐变红可以初步得出“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认识,这是学生第一次走入微观世界认识物质[1],学生对于微粒的运动性理解达到什么程度,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画出来(如图2)。学生画出的作品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出学生对微粒运动性的认知情况,教师也能准确地掌握学情,实施精准的教学。这种形式的作业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图片
图2 学生画的探究微粒运动实验的图片
三、以诗歌的形式让学生唱出来
初中化学作为一门起始学科,教学内容并不算太多,难度也不太大,但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教材中还是有部分抽象难于记忆的内容,为了不给学生增加学习困难,可以引导学生把这部分知识以诗歌或顺口溜的形式唱出来。如记忆元素周期表时布置学生听唱《元素周期表之歌》;学习元素化合价时布置学生听唱和跟唱《化合价之歌》,信息时代网络流行很多以化学知识为载体的歌曲和视频素材,化学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布置给学生听、看、唱。教学中结合学情也可引导学生自编一些诗歌或顺口溜,如学习“常见的盐”有关知识后布置学生自编酸碱盐溶解性规律之歌或顺口溜,学生乐于接受,记忆兴趣也比较浓厚。化学教师要有创新的眼光,以独特的视角引领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去创作,这种形式的作业可以促进学生有效记忆,巩固落实双基,提升学生学力,学生再不会感觉到化学难记、难学。
四、以照片或微视频的形式让学生炫出来
21世纪是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一代的孩子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也拥有很好的信息基础,对于智能化电子产品的使用比较熟练,化学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这一特长,借助一些网络平台来辅助教学,丰富作业布置的形式和畅通作业反馈的渠道[2]。2018年我们课题组申报了徐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教师发展专项课题“基于微信平台的初中化学家庭实验的校本研究”,课题研究至今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课题实践我们发现让学生在微信群晒出实验照片或实验小视频,学生热情高涨,学生的实验创新形式也多样化,这种形式的作业大家在平台上交流便捷,有利于互相学习,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在“双减”背景下,利用网络平台和智能化电子设备,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以照片或微视频的形式炫出来不失为一种高效的作业布置形式。
图片
五、以手抄报的形式让学生展出来
每个学生与生俱来都具有一定的天赋潜能,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特长,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每个班级中都有好多同学喜欢画画,班级的黑板报,手抄报都办得很好,我们想既然他们热爱绘画,喜欢创作,何不让他们出一些化学手抄报作为作业呢?学生每学完一单元内容后,我们就会布置他们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创作一期化学手抄报,引导他们以思维导图或网络图的形式把这一单元的知识建构起来,鼓励他们配上一些实验装置图或化学人物像等内容,图文并茂,既美观又有知识性。教师会定期把这些手抄报贴在班级墙报展示栏里进行展示,展示既是对他们作品的认可和鼓励,又能无形中教育其他同学,促进相互交流学习。这种形式的“作业”可以共同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正如卢梭在《爱弥儿》中所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3]
六、以“角色转换”的形式让学生亮出来
传统的作业布置都是老师圈点习题,学生只有被动地做题,很少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和自我展示的空间,这样一来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或多或少会被压抑。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非常喜欢当“小老师”,在他们心里认为能够教别人就是一种有能力的表现,甚至有的学生会觉得比别人高一等[4],故意找一些试题想去难住其他同学以此来展示自己的本领。我们可以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布置一些角色转换的作业,如让他们结合所学内容出出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一些典型的试题,组织同学们担任“小老师”,让他们来观察和评价小组或个人编制的试题,这样一方面能够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让他们努力做得更好[4],出题更加用心;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做题和出题穿插进行可以将学生从枯燥无味的题海中解放出来,实践证明这种形式的作业学生会欣然接受,教学效果也是显著的。
七、以话剧的形式让学生演出来
表现欲是人类的基本欲望,是个性突出、有生命力的表现,是个人实现和展示自身价值的积极意念[4]。正处于青春期的九年级学生,思维特别活跃,表现欲极强,我们可以利用学生自我才艺展现的欲望,创新作业形式,不拘泥只能用纸笔写出来或画出来或讲出来的作业形式。如在学习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时,我们可以布置让小组学生以话剧的形式表演出置换和交换的反应过程。学生演出来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示反应的过程,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再如让小组成员以“话剧”的形式表演有关某种物质的性质、制取及用途等知识,这种别具一格的作业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入研究物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八、以家庭小实验的形式让学生做出来
实验是彰显化学学科魅力的重要形式,是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载体。化学课后作业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以实验的形式做出来。如学习“溶液的酸碱性”时,我们可以布置学生利用紫甘蓝等生活物品自制酸碱指示剂[5];再如学习“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布置学生利用铁粉、食盐等探究暖宝宝的发热原理。图3所示是我校学生设计的探究暖宝宝发热原理的实验:
图片
图3 探究暖宝宝发热原理的实验
实践研究表明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布置完成学生力所能及的家庭小实验作业,可以使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他们的科学探究热情、巩固化学基础知识,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这种形式的作业要比单纯的文本作业丰富得多。学生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会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习化学知识的欲望[5]。
八、结束语
传统的文本作业,学生长期沉浸于纸笔练习中,鏖战于题海中,在巩固双基的同时也会导致学生身心疲惫,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降低作业的功效,也不符合当下的“双减”精神。教师如能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灵活穿插地进行,可以给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和乐趣,这样的作业就不再是一种负担,相反会激活学生学习的欲望,减负并增效。一份优质的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应结合学科特点融合“五育”教育,在巩固双基的同时落实“立德树人”;一份优质的化学作业一定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发展能力、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综合素质,成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人,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