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减”背景下作文教学的简化策略》
摘要: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课标对七至九年级学段的作文明确地提出了“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的要求。“双减”政策给教学提出了“减负提质”的更高要求,因此,如何开展有效的作文教学是语文老师一直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写作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写作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自主写作能力。
写作过程是复杂的,大致分为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修改等环节,综合考查写作者的审题能力,从生活中捕捉素材的能力,行文构思布局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提炼中心等能力。写作作为复杂的认知加工活动,必然受到认知能力的限制,如果在写作教学中将诸多目标同时呈现,学生的认知负荷就会加重。因此,教师应从“以教学和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和学生为中心”,从知识的提供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在此过程教师要做学情分析者、目标与内容确定者、学习支持者等多重角色。把一个写作内容分为不同的子目标,一次训练聚焦内容,循序渐进,对不同学习者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为了促进有效的学习,我们就必须对复杂的学习内容加以“简化”,“简化”学习内容首先必须“简化”写作教学。
一、教学目标要简明
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
笔者听过一堂《诗歌写作》的作文指导课,导入环节教师出示了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定义。2.把握诗歌的形式特点,熟悉诗歌的节奏、韵律、分行、分节相关知识。3.了解诗歌的发展历程,初步认识旧体诗、打油诗、新诗、散文诗等。4.学习运用赋比兴、比喻、象征等手法创作诗歌。5.学会如何在现代诗中创新语言表达及写出真情实感。6.评价、修改诗歌,提高鉴赏能力。课堂上该教师对前三个目标采用直接罗列知识和举例子的方式指导学生完成,后面三个目标教师通过例文引导学生仿写,然后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来完成。这样的课堂看似内容充实,完成了既定目标,但展示出来的学生的作品很没有诗意。显然教师定的目标太多、太模糊,导致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提升。
笔者在网络平台上聆听了肖培东老师执教的《诗歌创作》,印象很深刻,课堂中能明显地看到学生思维在拔高。他的教学目标十分简明: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描写景物中融入主观情思,理解诗歌创作的意象寄寓。2.通过诗歌创作、评价,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写诗。3.勾连教材的例子,引导学生领会诗歌节奏、韵律、语言上的特点,并运用到创作中。肖老师将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创作意象上,注重在学生创作实践活动中需要相应的知识的时候把这些知识勾连出来,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从而促使知识内化到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
教学发于学生原有知识,始于文本,新旧勾连,课内外联结,才能帮助学生进行完整的知识建构。我们应牢牢记住写作教学目标应以学生运用写作知识、形成写作能力为根本目的,那么一方面我们要统观整个学段的目标,整合教材,分解大目标,研究学期目标、单元目标,细化到课堂目标。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学情,聚焦具体问题、满足具体需求,简化大、空、虚的教学目标,切勿贪多求全,应“一课一得”,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问题要精简
课堂提问是我们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有老师概括目前课堂是“边讲边问正在取代满堂灌”“高密度提问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等,这些课堂其实是用问题对学生进行“知识轰炸”,教师充当了“轰炸机”,密集地“知识轰炸”下学生的脑容量会不会超负荷?肯定会,久而久之还会导致学生对课堂提问产生厌烦情绪或恐惧心理。课堂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精心设计问题,以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疑问,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通过问题的解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在《写人要抓住特点》单元作文教学中,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聚焦人物眼睛,设计了一堂《描画眼睛,凸显个性》的写作指导课,课中他呈现了两幅图,先呈现渴求读书的苏明娟的眼睛特写图,让学生观察后追问:“苏明娟是个怎样的女孩?”呈现另一幅苏明娟回乡支教的图片后,教师追问:“此图证明苏明娟是一个怎样的姑娘?”这两个问题的设计很简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弄清了写人的记叙文写作的对象是人,要通过事情的叙述和对人物的描写去凸显人物个性。当学生观察出了苏明娟是个善良的姑娘后,教师追问第三个问题:“如何通过描绘她的眼睛突出她的善良?”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方法:1.细致描写她的眼眉、眼眶、眼皮、眼睑、眼角、眼球等多个组成部分。2.运用多种修辞方法。3.运用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联想、想像等写作手法4.运用神态、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的结合。作品展示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这样评价:“结合刚才明确的写作方法,评价他的作品好在哪里?建议在哪处修改?”
这堂课的这四个问题少而精,着实有效,启示我们设计课堂问题首先要围绕重点问题设计,本课重点问题是如何凸显人物个性,设计是科学的,基于课标、教材和学情的。其次,要根据情境设计,即来源于实际,又要解决实际问题。第三,要遵循导学原则,本课由“怎么写?”到“怎么评价、修改?”问题梯度上升,利于学生能力提升。第四,便于学生“自测”,教给了学生评价作品的方法,在思辨中获得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舍去与主问题无关的发问,多留些时间让学生训练。也应创设学生发问的机会,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困惑,以此作为学生知识的生长点,不断促成新知识的生长。如课堂中教师问学生:你学到了哪些?你还有哪些疑问?
三、教学环节要简化
笔者曾听过一位年轻老师的作文指导课,她为追求课堂的生动、活跃,这样安排课堂过程:用图片、视频导入之后师生交流进入课题学习(用时5分钟),接着用表格梳理课文内容,回顾课文的写作方法(用时10分钟),用微课讲解写作方法(用时15分钟),之后顺势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学到的方法(用时10分钟),然后进行写作训练,之后是展示评价环节,最后用歌谣总结方法。结果课堂中仅剩5分钟供学生写作训练,显然教学目标没有完成。这位教师做了很充分的准备,课件有28张,形式多样,但她没有把握教学的重点环节——学生的写作训练和评价环节。大道至简,删繁就简,抓住核心,在关键的环节下功夫,方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哪个环节要删减,哪个环节要重点讲?除了读懂课标、教材的要求,还要精准把握学情。如指导学生写人物传记,首先要分析学情,这样的写作活动学生会遇到很多困难,如:1.写人物传记就是写人吗?即对传记这种文学体裁特征不了解。2.写谁?即不清楚传记的类型。3.怎么写?可能不会安排详略,不会抓住细节进行描写,不会叙议结合等。4.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可能没有明确中心。
面对诸多问题,考虑要分几步依次让学生解决?首先应该解决:让学生明确传记是运用除虚构以外的多种文学艺术手法再现人物生平经历和事迹,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刻画其鲜明形象和生动个性的一种文学体裁,分为自传和他传,自传用第一人称,他传用第三人称。这个环节的文体知识可以直接让学生理解。第二步解决:抓人物的主要事迹写,安排好详略,避免面面俱到。事迹不能虚构,素材不够可深入采访或搜集。这个环节可以提前制定人物访问记录表,让学生课前充分访问,获得写作素材,明白安排材料要详略得当。课堂展示点评表格就可以。第三步解决:把人物写生动,凸显鲜明个性。引导学生用细节描写、叙议结合的方法突出人物精神风貌和鲜明个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和《我的母亲》的写法,进行借鉴。这个环节侧重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在点评习作中提升,应重点指导,在一步步的引导中,学生的思维得以开阔,对这一陌生的文学体裁的写作就能轻松驾驭,从而达到认知困难与认知资源的平衡。
四、写作理论知识要简化
部编版初中7至9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根据单元内容设计了不同的写作目标和任务,并设计了相应的方法指导,其中也涉及到写作的理论知识。但是,无论哪个单元的写作理论知识讲解,语文老师都不能在课堂上大量罗列相关写作理论知识,必须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放到具体的情境中,才能易于学生理解,否则学生越发不会写作。
例如,指导学生进行《发挥联想和想象》作文教学中,我校一位老师以一张蓝天白云图,引导学生先进行联想写作,完成写句子,然后让学生选择写的句子中的三个意象,发挥想象,完成一个小故事的编写,在习作的点评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了“联想”和“想象”的内涵,巧妙地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在层次分明的写作活动中变得易于接受,实现化抽象为具体生动,避免了脱离实际的运用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
五、作文批改要减负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7-9年级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作文批改中教师的角色应是组织者、策划者和终评裁判者,而作文批改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自己。让学生从评改的角度去审视反思自己和同学的作文,在反复实践中学会批改、修改作文,不仅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也能加深学生对写作规律的认知,养成勤改作文的习惯。那么如何做到高效批改又评价到位呢?
首先,前两次作文的批改以教师批改为主,我称之为“预备期”,这一时期教师要全批全改便于了解学情,选定组长,根据写作水平将学生分为A、B、C、D层次,从A层中选出小组长,结合面批面改,教给小组长批改方法。第三次、第四次批改为“培养期”,共性问题在课堂中教师示范修改,其余问题按层次分组批改。批改前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制定当次作文评改量化细则表,可从立意、中心、选材、结构、语言、书写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教师也可针对当次作文训练的重点来定制。从A层次中选出若干名组长,教师提前面批其作文,指导其批改的方法。课堂中,按同一层次将学生分为3人一组,每组配一名组长,负责评价组员作文,并带领组员按层次的不同要求自改作文,建议A层次组从构思、立意、语言方面修改,建议B层次组从中心、选材、结构方面修改,建议C层次组从内容的充实、语言表达、写作顺序等方面进行修改,建议D层次从内容的充实、书写、标点方面修改。改完后交给组长验收,再交给老师验收。在教师熟悉学情、学生明确写作基本规范的基础上,可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批改的能力,将作文修改的权利还给学生,我称之为“自主期”。可依需开展自批自改、互批自改、互评验收(互评后,由作者对他人的批改进行再评价)、批文竞赛等多种方式的自主批改。为保证自主评改高效进行,然后放手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批改的能力,批改前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情况制定当次作文评改量化细则表,批改后要及时反馈批改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批改作文要因人因文而异,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激发写作的兴趣和信心。对待问题作文不能一味找问题,要多一份理解、宽容和等待,要善于发现亮点,加以鼓励,想方设法将批改成功的作文找到平台发表出去。这样有温度的批改远比将学生作文改得“面目全非”有效。
六、大量摘抄素材要减少
素材对于写作具有关键作用,结构是整篇文章的骨架,素材则是文章的血肉,结合起来才能让文章活灵活现。目前短视频异军突起,很多学生被吸引从而不爱阅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少老师要求学生每天摘抄一定量的好词好句,对于下笔难的学生要求其把摘抄的词句凑上600字即可。这样毫无意义的搬运材料势必导致学生写作能力的丧失。我们如何有效指导学生积累素材?笔者认为首先这个素材来源要“活”,要来自学生生活,包括他(她)的精神生活。其次,素材的呈现要“动”,要让学生充分分享出来。再次,储备的素材还要“用”,教师要搭建平台让学生在“说”与“写”中灵活运用。素材的积累要重“质”,减少低效的“抄”,为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生活,平时我们要指导学生养成关注生活、观察生活、体悟生活、再现生活和深入思考生活的习惯,课前可以让学生以“每日播报”或“每日语录”的,在短视频平台“每日分享、评论”的形式展现出来,达到积累与运用素材的双重目的。
写作教学以学生运用写作知识、形成写作能力为根本目的。教学目标要简明,教学问题要简要,教学环节要简化,教学内容要简约,教学课件要简练,作文修改要发挥学生自主性减少教师“专断”,素材积累要减少过量无效摘抄,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能力和素养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参考文献:
邓彤《微型化写作教学研究》
刘军《作文简简单单教才是真》2015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