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
长安区第三初级中学 宋朝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学生通过学习要“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学生“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歌80篇(段)。”这些要求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统编语文教材古诗文篇目明显增多,足以证明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要传承好优秀诗词,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上必须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选择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爱上经典诗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笔者认为诗配画就是其中方法之一。这种做法,符合少年儿童的特点,体现了学科融合的理念,值得语文老师借鉴。
一、诗配画,提高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美
中国古典诗词,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其是田园诗歌,更是如此。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借助图画,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要理解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内容,建议学生构建画面,体会诗歌内容之美。山、寺、水面、云、莺、树、新燕、花、草、杨树、堤岸这些是物象。有了这些物象还远远不够,学生还要关注:草是“浅草”,莺是“早莺”,燕是“新燕”,如何将这些表现在画面上,需要学生认真构图。学生构图准确,诗歌的大意就理解正确了。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构建入画对象:
早春,春意渐浓。孤山寺、贾亭的湖面,春水在微风中荡起波纹,水面已经与堤岸平了。天上丝丝缕缕的云朵,似乎要同湖面上蓝色连成一片了。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各种各样的花儿次第开放,让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能遮没马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可是最喜欢的地方,还是那条穿过杨柳绿荫的白色沙堤。学生在梳理中构图入画,展开想象的翅膀,对内容的理解更进一步。学生喜欢绘画,天性使然。诗歌中的美景,通过学生的图画,形象的展示在我们面前,体现了图画之美和诗歌内容之美的完美结合。
二、诗配画,助力学生体味诗词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诗词与绘画在绵延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形成了传统艺术独特的审美趋向。诗词蕴含着绘画的“笔墨之美”,绘画也呈现着诗词的“意韵之美”,虽为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其内在的精神追求却是相通的,诗词借助“绘画意象”的构成语言,营造出了使我们产生丰富联想的“语境”。
北宋文学家苏轼曾评价“诗佛”王维的诗与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北宋文人张舜民也曾提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这些都精辟地阐述了诗词与绘画在艺术本质上的相通性,也说明了“绘画意象”在诗词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意境,是诗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引导学生赏析诗歌的意境之美,完全可以借助图画来实现。就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通过绘画手法理解诗歌意境。雨后山中人迹罕至,空气清新,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又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有山、有水、有月、有竹,这样的一幅图画,透着空灵、安静,折射出诗人热爱自然的平和心境。学生用这些物象构图,沉浸其中,就能理解作者诗歌中美好的意境。
三、诗配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创造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就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构建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与审美品位,以及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古诗词教学过程应当是体现艺术审美的过程。从美学角度看,这个过程必须突出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强调学生主体对审美对象展开活跃的心理活动,使学生主体在追寻和发现中得到无穷乐趣。经典古诗词教学,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诗配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创造能力。
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歌意象,通过联想、想象,借助美术元素构图,本身就是一种审美鉴赏、创造能力的培养。可能有些学生的绘画能力不是很好,这无关紧要。学生通过分享学习成果,互相给予对方以启示。假以时日,学生的审美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会较之以前有所提升。
学生都是天才的绘画家、诗人。绘画能够帮助学生感受诗词的意境美,体会语言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而这些,最终都会助推学生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