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语文教材有很多创新之处,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单元的“新”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文体新。过去众多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游记的数量并不多,甚至可算游记的课文也寥寥可数,且多为文言文。《小石潭记》《满井游记》是游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虽也写景,却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游记;《水经注》、六朝尺牍中的写景文字(如《三峡》《与朱元思书》)等虽然对唐宋时期的游记有很大影响,但本身毕竟不是真正的游记。本单元收入四篇当代、外国游记作品,使游记这一文体在教材中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序列,可以说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一次创新。
第二,编排新。本单元将四篇各有特点的游记佳作组合成游记单元,改变了过去游记类文章分散在不同单元中的状况。这样既能突出体现游记文体的基本特点和多样风貌,又能集中发挥优秀游记文本本身的人文价值(而不是用一个外在于文本的人文主题来统摄文本),可谓一举两得。
第三,文本新。本单元的四篇游记都是所谓的“新课文”,大都没有进入过中学语文教材。整个单元的面貌新颖而清新,堪称厚重的以经典课文为主的统编教材中的一抹亮色。新的课文、新的单元固然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投入较多的精力,以摸索适切的教学策略,但也为教师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面对这样一个“新”单元,教师怎样才能抓住重点,教出特点呢?笔者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些分析,提出一些建议,供老师们在备课和教学时参考。
一、充分挖掘游记作品的人文价值
游记并不是简单的“风景记”。好的游记,不仅能做到一般写景散文的“情景合一”,还能容纳丰厚的人文内涵。孙犁先生认为游记文体应该具备“怀古的幽思”“临民的热情”“高尚的寄托”“优美的文字”,而且“这四点,是缺一不可的”[1]。王充闾先生则认为:“缺乏对表现对象历史文化变迁的了解,缺乏对自然景物中蕴涵的人文精神的观照,就很难真正激活情趣,触发联想,使作品具有历史厚度和艺术张力。”①本单元的几篇游记,都传达出作者对文化、生命、人生、历史的某种感悟与思考。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欣赏文中所写的景物和作者的写景技巧,还要指导学生领悟这些感悟与思考,充分挖掘游记作品的人文价值,发挥其育人价值。
具体而言,《壶口瀑布》以水之势喻人之情,从黄河的特点联想到这条大河与每个人的个性与品质。作者不是简单地赞美壶口瀑布展现出的自然伟力,也没有循一般思路,将其作为伟大中华民族的象征泛泛地歌颂,而是紧扣河水在壶口展现出的多种形态,联想到人生的五味杂陈;由水侵巨石,认识到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个性,进而引申到“历经磨难,方显个性”的哲理。这样的感受与思考,既没有偏离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象征的文化语境,又有着较强的个性色彩,带有独特的人生体验。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写了作者在生命极限(或曰生命边缘)处见到的景物,把对生命与死亡的感受,对当下与历史的体认,对人类与自然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带给读者一种难以言传的感动。作者马丽华对自然,特别是对藏北这片充满原始魅力的圣地,怀着深深的敬畏。她笔下的各拉丹冬雪山“难得一见”“难以亲近”,冰河“难以穿越”,冰山上的图案“难以名状”,冰窟中的冰体“难以细数”,这种种“难”,或显示了自然本身的伟大与神秘,或表现出文学手法在自然的伟力面前的贫瘠与单调,都是敬畏(同时也是一种礼赞)的具体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讲,作者反复写自己身体的痛苦甚至“衰竭”,也是敬畏的一种表现。
《登勃朗峰》看起来只是从“按部就班”的游赏写到“逸出常轨”的狂奔,似乎不过是写景叙事而已,却体现出马克·吐温的某些思想认识。文章讥讽那些骑骡乘车反被车马所限,不能自由地游山玩水的人,用漫画式的手法表现“车王”和“勃朗队长”,既突出其莽撞、可笑之处,又表现其自信、热情、洒脱,这些其实都体现出马克·吐温幽默、坦率的个性和积极、乐观、自由的生活态度。他警惕甚至批评生活中过于“文明化”、过分优雅的东西,赞赏富有活力、简单自由甚至有点粗糙的生活。这些在文中都有所体现。进而言之,马克·吐温的生活态度植根于当时正处于蓬勃上升阶段的美国文化中,代表了这种文化的精神和“最基本的美国人素质”——“通情达理,富有活力,刻意进取,爱好幽默以及讲究实利”②。了解上述内容,有利于学生拓宽文化视野,了解外国文化中清新、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一滴水经过丽江》以一滴水的前世今生作为文章线索,描写丽江的景物与人,写活了丽江的生命和生命的丽江。文章在叙述和描写中,借“一滴水”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感情,有久久的渴望,更有由衷的赞美——赞美丽江美丽的自然风光,也赞美人文与自然的美妙融合,更赞美丽江的醇美、和谐、沉静。有意思的是,作者借“一滴水”展开的视角并不属于独具只眼的作家、学者或职业旅行者,而是主要属于一般的游客,文中充满了普通的、日常的审美和愉悦。
除《登勃朗峰》外,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当代游记作品。有学者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当代游记呈现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特点,“首先,对社会、人生的哲学思考,表现得更热切、自觉和深沉,不但关注人的生存状态,而且思索和升华人生意义”,“其次,游记在探索人生意义时表现了对生命意识的关注”,“再次,游记融入普通人生活,表现普通人心理,写生存本相,追求原生态、世俗化的情调”③。上述特点在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中都有所体现,由此也可以看出教材编者在选择当代文学作品时对其文化内涵的关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具体地体会游记作品的文化内涵,本身就是很好的当代文化教育活动,这比空洞地谈“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要实际得多,也深刻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长期以来把教学游记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赏析作品的景物描写和情景融合上,对游记作品的人文内涵、人文价值重视不够,这一偏误应在统编教材的使用中得到矫正。
二、把握课文特点,明确教学定位,展开单元教学
作为一个文体特征非常突出的单元,编者采用了“正”“变”结合的单元组合方式。也就是以一篇课文体现文体的基本特征,四篇课文一同展现文体的多样风采。游记这一文体有三个基本的要素:第一,所至,即作者的游踪;第二,所见,即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包括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现实生活等;第三,所感,即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游览过程中的感受、体验、认识与思考,既可以独立于写景之外,自由抒发,也可以融化在对景物的描写中。在这三大要素中,所至是骨骼,所见是血肉,所感是灵魂。无骨不立,无肉不丰,无魂不活,三者缺一不可,构成一个整体。
在这三个要素中,“所见”“所感”与一般的写景抒情散文的要求相近,容易引起重视,教师在教学中也比较好把握,但“所至”常被人忽略。其实,“所至”(即游踪)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见之景,影响着所抒之情。我们常说游记要抓住所写景物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固然有赖于作者“发现的慧眼”,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所至”的限制,甚至有学者认为:“游踪是游记中最为重要的文体要素之一,游踪的有无是区别山水游记与山水记的唯一标尺;游踪的详略是区别文学游记与地学游记的重要标尺之一。”④在《壶口瀑布》中,梁衡如果不是在枯水期下到沟底,走近河心,就无从看到课文中所写的景物,他的感想与思考也必然会有所不同。还需要注意的是,对游踪的认识不能过于僵化,不能简单地认为游踪就是实录游程,作者完全可以对实际的游踪进行艺术化的剪接和调度,形成以事实为基础的主体化的游踪。另外,所谓游踪也不一定都要有明显的“移步换景”,作者在某一个立足点上游目四顾,变换视角,这也是一种游踪,《壶口瀑布》采用的主要就是这种写法。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都要引导学生重视游踪,特别是重视以游踪为核心的写作内容选择。
在本单元中,《壶口瀑布》是编者设定的“正”。该文在单元中的教学定位是双重的,既是一篇采用相对传统写法的游记佳作,也是学生了解游记基本要素的文本资源。文中的“所至”(包括出游的时间选择)与一般描写壶口瀑布的文章很不相同,因而“所见”也独具特色。在“所感”方面,虽然基本遵循《与朱元思书》“望峰息心”“窥谷忘反”、《满井游记》“悠然自得”“皆有喜气”的传统写法,在游赏的过程中感悟人生,但将观赏的对象“人化”,进而引发对人生、人的个性的思考,又显示出文章的个性。教学该文时,既要关注其双重定位,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把握课文特点的过程中了解游记文体的基本特点,避免出现文本学习与文体学习“两张皮”的情况。
其他三篇课文是“变”,教学时要着重突出其独特之处,不要平均用力、面面俱到。还要进行适当的横向比较,增强单元教学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各篇课文的独特之处。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独特之处主要在“所感”上。一方面,文章反复写作者的身体感受,这是多数游记作品甚少涉及的。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作者的身体状况构成了文章的一条潜在线索,随着身体状况的越来越糟糕,作者对各拉丹冬的感受与理解却越来越细致,想象也越来越富有诗意。另一方面,文中关于自然伟力和无尽时空的思考融化在对自然的敬畏、礼赞中,含蓄渺远,富有诗意。这种偏向自然主义的感受与思考,与梁衡那种偏重人文主义、擅长从景物中引出人文思考的“所感”形成了某种对比。
比起集中描写自然景物、写法相对传统的两篇教读课文,本单元两篇自读课文所写的内容更为丰富,采用的手法也比较灵活。《登勃朗峰》将绘景、叙事、写人融为一体,将写景文字与小说笔法结合起来,既展现自然风景,也表现人文风情,从“所见”(即表现内容)上来看比前两篇课文要丰富。这体现了“游记散文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不仅有山水形态,更有人间百态”⑤的特点,能避免学生把游记简单地理解为“山水游记”。该文在游记中使用小说笔法,设置悬念,反复延宕,最后将两重悬念一起揭开,读来引人入胜。写人物时,以语言描写为主,综合运用细节描写等多种方法,并使两个人物之间互相映衬,带有漫画化的特点,让人印象深刻。文中随处可见的“马克·吐温式的幽默”,也是教学该文时要关注的地方。
《一滴水经过丽江》的主要特点首先是“所见”的丰富性,徐迟先生说游记要包括“一、政治经济情况;二、历史地理背景;三、社会风土人情;四、最好还要有人有事”⑥。这些在文中均有所体现。该文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写法有别于一般的游记,颇有新意。虽然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游记创作中的创新精神,但该文在创新程度方面显然更为突出。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旅游者”和“讲述者”——“一滴水”,既用它串起文章,形成时空线索,又用它与读者交流,抒发情怀,这就使文章在“展现”之余又有“讲述”,带给读者独特的阅读感受。这种写法与《壶口瀑布》所采用的传统游记写法相差颇大,但并没有脱离游记的“三要素”,其写法在“变”中有“正”。
三、关于游记读写教学的三点建议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强调“守正创新”,这不只是教材编写的理念,也是对教师教学的建议。基于这一理念,对本单元的教学,笔者有三点建议供老师们参考。
第一,要重视景物特征、具体写法、文章语言的教学。虽然我们强调在教学中突出游记的人文价值和文体特点,但并不等于说要把游记教学与一般写景散文的教学割裂开来。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把握课文突出体现了景物的哪些特征,是怎样突出景物特征的,以及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等。这些教学内容看似比较传统,与一般写景散文的教学差别不大,但它是教学游记的应有之义。这三个方面其实涉及了文章的写作重点、创作手法、语言个性,是阅读教学应该“一以贯之”的内容。从单元整体教学任务的角度来看,不细读、细品课文,不对上述三方面内容有充分的把握,对游记人文价值和文体特点的了解就很有可能流于理念化,浮泛而不扎实。
第二,要注意多媒体资源使用的适切性。游记写山绘水,本单元课文所写的又都是很有特色的著名风景。这些特点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资源。但是教师应该根据课文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用不用、怎么用。就笔者的观点而言,如果多媒体资源(主要指图片、视频)的功能只是再现、具象化文字内容,则其使用价值就很有限。比如,教学《一滴水经过丽江》,向学生提供一些丽江的风景照,对学生的学习意义并不大。更重要的是,多媒体资源在很多时候无法准确再现文字内容。《壶口瀑布》所写的景物与常见的壶口景观照片、视频均有所不同;《登勃朗峰》中奇幻的比喻也并非照片所能表现。教学这两篇课文时,如果随意使用多媒体资源,甚至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情况则有些不同,由于文章内容远离一般学生的知识与经验,适当使用一些多媒体资源介绍景物的特殊性,有助于学生形成阅读课文的“前理解”,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身心感受,进而更好地理解文章。
林非先生认为,摄影和电视长于表现“我眼中的风景”,而游记则长于表现“我心中的风景”,“游记最能够超过摄影手段,在于它具体而微地抒写出作家主观的精神色彩,以及他们接触客观的风景时内心中种种悲怆或欢乐的印象、感受、咏叹、呼号、颤栗和搏击,这正是最能够感动和启发读者的地方”⑦。这段论述对我们挑选、使用多媒体资源颇有启发。
第三,游记写作教学要突出文体的基础特征。在读写结合的教学中,初中生很容易受到写法新奇的课文的影响,倾向于在作文时模仿其写法,具体到本单元就是模仿《一滴水经过丽江》的写法。对此,教师一方面应肯定学生将阅读所得运用到写作中的努力,另一方面又要保持必要的冷静,意识到本单元作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还是要让学生把握游记的基本写法,是“立本”,而非“求变”。个别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的独立创作,不能变成全班学生的共同追求。
进而言之,《一滴水经过丽江》在写法上的新奇,建立在作者本身的文学创造力和写作经验的基础上,也是基于作者对丽江的理解和研究,徒然模仿很容易得形遗神,不伦不类。有得必有失,文学创作也是如此。就这篇课文来说,新奇写法的代价是文章内涵厚度和描写细致程度上的某些缺憾,阅读时不应“停留在对一个小小的艺术手段或者拟人手法的欣赏上”,而应“深入并重新认识人的心灵世界”⑧。这一点在读和写的教学中都应当引起重视。
注释:
①王充闾.我写纪游散文[A]//王充闾.秋窗漫笔[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6:268-273.
②威廉·莱昂·菲利普斯.论马克·吐温[A].刘新民,译//董衡巽.马克·吐温画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33-44.
③刘锡庆,张明,张国龙等.中国散文通史:当代卷下[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433.
④王立群.游记的文体要素与游记文体的形成[J].文学评论,2005(03):155-160.
⑤徐慧琴.百年游记散文研究(1900—1999)[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3.
⑥徐迟.漫谈游记[A]//徐迟.诗与生活[M].北京:北京出版社,1959:168-172.
⑦林非.话说游记[A]//林非.散文的昨天和今天[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139-144.
⑧詹丹.新奇效果的追求及其不足——读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J].语文学习,2019(02):70-73.
参考文献:
[1]孙犁.万里和万卷[A]//孙犁.芸斋琐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