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教育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情况。

先科普一下,现在用的课程方案和标准分别是2001年、2011年颁布的,而这次的新方案和标准将在今年秋季开始执行。

课程方案变化

课程标准的变化,我认为的关键字: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优化课程内容结构、设立跨学科主题活动、增强指导性、加强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体育学科变化

新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终于发布了,与上一版相比有哪些大的变化呢?

图片

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结构

强化核心素养培育。体育学科在核心素养的确定上沿用高中课标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要素,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贯穿课标始终。

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贯彻两办《意见》精神,明确在基本理念中提出:落实“教会、勤练、参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

突出水平单元教学。为解决衔接问题和考虑零基础,课标中专项运动技能弱化与学段对应,按水平、大单元设计,充分体现一体化新思路。

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新版课标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强化全面育人。注重体育与德育、与智育、与美育、与劳动教育、与国防教育的融合。

结合这次的新课标发布会,有几个核心观点跟大家分享一下。

01

分清素质和素养

素质是既包含先天因素,又包括后天习得;素养,是后天习得,是要通过学习去养成的。

报告里举了个例子。比如,开汽车很重要的一个素质是方向感,这是基因里带的,也很难去教;但地理老师能教什么呢?能教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这就是地理素养。

而这次的发布会中,”核心素养“也一直贯穿始终。

天生的条件当然有参差,但后天的学习是可以弥补的,不要把先天条件不行当作偷懒的借口。

02

不是不学知识,而是有了知识能做什么

很多人一说双减、素养,就跟“啥也不学,就是玩”画上等号,这是不对的。

我们是要转变的,是对“知识”的看法。

报告也举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例子。

以前的教学跟生活脱节,比如学狗,就是把一只狗分解,先学狗头,再学狗身子,最后学狗尾巴,概念背的呱呱叫,考了100分,还是不知道什么是狗,简直是“升华”到了“看狗不是狗”的境界。

现在就不能这样了,得跟生活结合起来,还得“看狗是狗”,学完知识点只是第一步,能把知识运用出来,这才是学习的终极目的。

所以,新课标发布会里也一直在提:要加强学科实践,自己把手动起来。比如实验,比如去各种博物馆,比如动手制作等等,知识不是靠听能听出来的,那样学出来的知识飘在空中不落地,终归是学个寂寞。

03

关注综合学习

这一点,我之前也谈过自己的看法:学科综合,跨学科学习,一定是一个趋势。

我们自己工作之后,应该也有感受,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你要完成一项工作,势必是要把多学科整合起来。

发布会也提到了:”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组织开展综合性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