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喵叙事24
体验很奇妙,也很必要
今天我们学习的起点是小杜自主学习阶段的自学成果,具体情形如下:
我请大家帮小杜发现问题,大家观察了一会儿,小户举手说,她觉得小杜只是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进行了细致分析,但是没有借助这些来体会人物内心。
紧接着,我请小昕来展示她的自学成果,具体情形如下:
我请小昕重点讲一下“先学习再运用”这六个字,小昕说,这个单元是想让我们学会“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要先学习课文,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再通过写作文,来尝试运用这个方法,所以她写了“先学习再运用”。
为了保证其他学生也能听明白,我请相邻座位的两位学生,互相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昕的想法,在此基础上,我又对个别学生进行了提问,做到这里,“学什么”的环节告一段落,接下来是“怎么学”的问题。
问题提出后,小贾筛选举手,他说可以运用作批注的方法来学习这个单元的课文,我顺势请他回忆了一下作批注的标准,他说,批注分三步:第一步是划出关键语句;第二步是圈出关键字词;第三步是在旁边写批注内容。
通过上次小硕自学阶段的学习经历,我反思到,学生说到还不行,必须让他们做出来。于是我请大家用《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尝试做一个批注。他们开始动笔,我开始巡视,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再次感叹,有时候说得好,却不一定能做好。
我请小睿展示自己的批注内容,具体情形如下:
小睿说他批注了“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从这句话中,他圈出了“一天”、“一句话”、“几次”,从这些关键词中,他体会到毛主席内心的悲痛和对儿子的思念。
“写批注”这件事情,三、四年级我是这样要求他们的,每处批注的字数不得少于10个字,我的想法是,三四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较为发达,且他们的思维是“有声”思维,即思考问题必须通过自言自语、小声嘟囔等出声的方式来表达,否则,就会出现想不出来、想不清楚等后果,所以,我要求“写批注”时,要把“心里的声音”全部写出来。
而到了五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他们的思维不再借助“有声”了,他们能够做到心中“默想”,这时候就没有必要再让他们把“心里的声音”全部写出来了,需要他们把无关紧要的话放在脑子里,写出来的只能是关键字词,所以,我要求现在“写批注”不得多于10个字。根据这一要求,小睿的批注就不符合要求,我顺势在他写的批注上圈出了“悲痛”、“思念”两个字,我要求他,也要求其他学生,除了“悲痛”和“思念”这两个关键词,其他的话都塞回脑子里,不需要再写出来。
为了检测他们能否做到,后半节课的课堂任务是,用《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做3个批注(分别对应语言、神态、动作),每处批注的字数不得多于10个字。
第二节课,我请这几位学生分别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具体情形如下:
这是小伊的批注内容,和小睿一样,她也批注了“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不同的是,她圈出了“一支接着一支”,从这里她能够感受到毛主席的难以相信,他始终无法接受自己心爱的长子再也回不来的事实。
总结小睿和小伊两位学生的批注内容可发现,从这句话中能够感受到毛主席难以置信、悲痛、思念等复杂的人物内心。其中“难以置信”、“悲痛、”“思念”一共6个字,符合少于10个字的要求,但是,有些学生理解的少于10个字,还包含了“批注”、“通过”、“毛主席”、“行为”、“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上述词语不属于关键词的范围,所以,经历了上述学习过程后,我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这次“写批注”到底写哪些关键词?小原认为应该只写表现人物内心感受的词语。
小原的总结点醒了我,关于本单元的第二个学习目标,即运用批注的方法,圈画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并在旁边批注人物的内心感受、想法,或是变化。如何判断学生真正会用这一方法来感受人物内心了呢?教师应该以学生能否在写批注时写出“人物内心感受”的关键词来进行判断。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批注人物的内心感受、想法,或是变化”这一学习目标明明是我在课前就已经得出的结论,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得出这一结论的我,似乎是凭着直觉、感性思维、知觉?而经历了这节课后,目睹了学生的真实学情后,我才真正明白如何落实这一目标。
体验很奇妙,也很必要。
《语文寻意》之读思:无解读,莫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