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文本解读能力是一个合格教师应该具有的必备素养。近年来,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文本解读能力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广泛关注,然而在解读文本过程中,许多教师要么过度解读,要么解读不够,其根本原因在于脱离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基础。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认知现状,摸索出“巧用结构整合法”在文本解读中的有效应用,本文着重从标点分层、易层造境、缩字造景三个维度予以阐释。
关键词:文本解读;标点分层;易层造境;缩字造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还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有效开展了关于文本解读的教学实践,着力探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个性化的文本解读策略,才会真正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构建,科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思维能力,提升语文学科的思维品质。通过在课堂实践中用结构整合法解读文本,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效益。
一、标点分层解读文本
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因此,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如果能够从标点符号入手,引导学生去探析文本内容,将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对于一篇文章而言,有些文段,概括语段情感的往往集中在一句话,正是通过这句话集中体现作者的情感。对于这种文本如果按部就班地去讲解,不易于被学生接受,此时,我们可以引入数学学科的解题思维,利用语文的标点符号,采用一一分配的方法整合文本,进而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去感知、体验情感,效果会更为突出。现以《兰亭集序》为例,比如《兰亭集序》的第三自然段: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这段文字哲学内涵丰厚,学生很难理解王羲之的真实情感,然而,如果细读文本,我们会发现,作者的情感集中体现在“岂不痛哉!”一句。这种感情贯穿了文段的始终,渗透在字里行间,如何让学生以最短的时间体会并深层领悟作者因何而痛,我们只需要借助标点分层巧妙的将文段整合为: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岂不痛哉!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岂不痛哉!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岂不痛哉!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让学生反复的诵读整合后的文字,深情诵读“岂不痛哉!”那么文段的对应的四层情感:时光易逝之痛,世事变迁之痛,乐事不在之痛,生命消亡之痛。学生通过标点符号上的直观感受很快就可以理解文本内容,能够从更深层次上体会到王羲之的生命意识,体会“向阳而生、向死而活”的文本主题思想。
二、易层造境解读法
所谓造境,是指创造意境。清代李渔在《窥词管见》中说,“作词之料,不过情景二字”。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也明确指出,“诗乃摹写情景之具,情融于内而深且长,景耀于外而真且实。”刘熙载《词概》:“词或前景后情,或前情后景,或情景齐到,相间相融,各有其妙。”这里虽然说的是实词创作,然而从原本推究,诗词也是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从古典诗词的创作中汲取营养,将其理论有效应用到我们解读文本的领域。
对于有些文本,学生不能很好地体会作者安排结构的别具匠心,进而不能很好地理解文本的独特写作技法。而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创作技巧永远是文本的灵魂,原因在于,文学属于艺术,艺术归根到底是技巧的展现。如何引导学生有效把握创作上的独异性技法是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解决的重要内容。对于需要把控文本创作技巧的阅读,我们可以借助学生的理解难点,有意识地打乱文本的结构顺序,这样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在讲授《烛之武退秦师》的创作技法一课中,笔者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烛之武的高超论辩技巧,进而体会到作者塑造烛之武这一形象时所采用的独异性技巧,我采用了大胆整合文段内容的做法,将“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放在了“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之前。通过整合,创造出和文本迥异的情境,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阅读中比较两种情境下的人物形象。
通过有效整合,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不可以这样改,原因在于烛之武是以辨士的身份出现的,要说退秦师,采用心理上站在秦国的立场,围绕利益去说服对方成功的可能性更大,最后再水到渠成的“挑拨离间”,说退秦师。
通过采用易层造境解读法,学生轻松地理解了烛之武论辩技艺的高超,同时也更为深入地理解了文本内容。通过知识迁移,学生进一步明白了论辩方式在写作中的呈现可以灵活多样,有效指导了学生的思辨性写作。
同样的方法在《陈情表》中也可以使用,比如调换文章1、2段反复诵读,让作者先表忠心,再陈“孝”情,因为国比家大,学生反复诵读觉得这样不妥,必学先陈“孝”情,陈述家庭的特殊不幸和自己与祖母更相为命,以使武帝化严为慈,化对立态度的逞威为同一立场的体恤。第二段国家多次征召,优礼有加,都由于“刘病日笃”而有着“报国恩”和“徇私情”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旨在消除晋武帝的疑虑,为下文请求“终养”埋下伏线。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这样的陈情更能打动晋武帝。通过学习,学生有效理解了古代文学中“劝说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高超技艺。
三、缩字造景解读法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唐人以诗主人物,故虽小诗,莫不埏蹂极工而后已,所谓旬锻月炼者,信非虚言。”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与李翊书》也说过,“惟陈言之务去,此乃为文之要。”由此可见,对于文学作品的创作而言,古人向来讲求凝练,即用最为精准的语言表达出最为丰厚的情感是文学创作所追求的重要内容。然而,文学作品是繁是简并不能一概而论,有时候,用较多的词语就能表现丰厚的情感。在这一思考的启示下,我尝试用缩字造景这一手法对阅读文本进行解读。
现实生活中,对于有些文本,学生阅读后难以有效把握其主旨。原因在于这类文学作品的意蕴相对比较丰厚,需要紧扣相关字词才能有效理解。这时候教师可以采用缩字法,去掉文本中的修饰成分,文字通过缩减后,学生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抓住文本的主旨,理解文本的主题思想。
李商隐的“无题诗”向来是学者们解读的难点,清代学者王士祯就曾发出过“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感叹。对于中学生而言,要理解《锦瑟》的思想内涵,自然是难上加难。为了让学生有效把握《锦瑟》的意蕴,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先把《锦瑟》改成了五言律诗:
锦瑟
锦瑟五十弦,弦柱思华年
晓梦迷蝴蝶,春心托杜鹃
沧海珠有泪,日暖玉生烟
此情成追忆,当时已惘然
进而再改为五言绝句:
锦瑟五十弦,弦柱思华年
此情成追忆,当时已惘然
随后再把这个绝句改为三言诗:
锦瑟弦,思华年
成追忆,已惘然
通过对诗句的不断缩减后,再让学生将改后的三言诗连成一句话:看到了锦瑟,想起了过去的年华,那些事情已经成为追忆,只是当时很惘然。这样在课堂整体感知环节,我们就可以很好的理解诗歌的主题了,进而以此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就会思考作者会怀念什么样的年华?什么样的年华让作者惘然伤感?如此,一首多意性诗歌的多元化解读就完成了。
对《锦瑟》的解读并不是个别案例,依照此方法我们也可以对《离骚》进行缩字式解读。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先把它组合成一个语段,让学生读,再让学生改成四字句“太息掩涕,民生多艰,余心所善,九死未悔,溘死流亡,不忍此态”再读,学生显然很好掌握诗歌的主旨。缩减后的文本读起来铿锵有力,情感充沛,没有了幽怨的气息,显然不能体现出“离骚”者,犹离忧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的主旨。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白,凝练和繁复都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方法,没有孰优孰劣的武断说法。该解读方法的有效运用一举两得,一方面让学生简洁明了地理解了语段的内涵,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了文学作品的繁简艺术技巧。
图片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想要让语文教学繁芜丛杂的世界豁然开朗,教学过程中我们就不能只专注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有方法层面上所进行的“道”的引领,只有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尝试,并结合实践总结出规律,教会学生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才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及“双减”政策的逐步落地,要做到减量不减质,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作为语文教师,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让阅读真正发生,做到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资料:
1、《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
2、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北京出版社;
3、孙绍振,孔彦君《文学文本解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