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循循善诱的领航者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的“温度”
江苏省东台中学 语文组 黄海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教学的高度重视,以及学校对优质课堂的不竭追求,如何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深化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在现实教学中的落实情况,是我们目前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学思融通背景下,针对六度课堂中的”关怀有温度“进行解读。笔者根据自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历与反思感悟,谈谈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眼中循循善诱的领航者,并浅析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温度”。
关键词:关爱有温度;领航者;高中语文课堂;
一、为什么高中语文课堂要有“温度”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对教师提出“四有”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有仁爱之心”。做“四有”教师,离不开的是教师的情感教育能力。习总书记说,“有人说,好老师的眼神应该是慈爱、友善、温情的,透着智慧、透着真情……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情感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在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对教师情感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成长具有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外在的学习行为,更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这需要教师首先自身是情感饱满丰富的人,通过学习和锻炼提升情感素质与情感能力。提升师生情感对提高课堂效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堂就是一个对话与表达的课堂,而对话与表达又是双向的,所以语文课堂也是最具有人文情怀的课堂。新时代的教育要求立德树人,语文教师在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承担了部分德育工作。由于高中语文文言文比例较高,阅读的理解要求较高以及写作的思辨性变强,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更多的是让学生产生了距离感和畏惧感。高中生处在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把师生之间情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对任何一个学生和语文教师来说,提高师生间的情感人文素养和能力应该是刻不容缓的事。
二、什么是有“温度”的高中语文课堂
余文森教授提出:有温度的课堂就是充满善意和人性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有充分的安全感,能够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自我探究。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学生感到被尊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生命的意义。“有温度”的课堂是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各方面的满足,比如说,心理需要和精神需求得到满足。“有温度”的课堂,是学生的思想不被束缚的课堂,是学生得到教师关心和鼓励的课堂,是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在课堂中带给学生以温暖和指引的课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通过问答的形式启发学生获得知识与真理,老师与学生之间在轻松的环境氛围中进行对话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讨论交流、发表观点,在讨论之后获得惊人的进步。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温度”课堂的最好体现。
新时代的教学虽然倡导新模式,在新的背景下不断进行改革,但也存在传统教学中的“闷课”现象,尤其是高中语文课。“闷课”现象存在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学生主体,二是教师。高中语文课通常情况下都是安排在上午的一二节课,高中生早起上课,精神状态不佳,大都表现出昏昏欲睡的状态,课堂的学习气氛沉闷。在高考模式的强压下,高中语文教师为了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未能完全做到教学课堂丰富多彩,精彩有趣。沉闷的课堂不仅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同时还抑制了学生思维的扩散。而有“温度”的课堂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气氛活跃,学生充满学习热情,教师教学有激情,善于引导。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对话的阵地,只有课堂充满活跃的气氛,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才能收获较好的效果。总而言之,有“温度”的课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与学生通过课堂这个载体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二是教师要为学生服务,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排忧解难、答疑解惑,指引学生向着光亮的道路前行。三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有关怀与仁爱之心。
三、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具有“温度”
笔者认为,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应当是课堂学习这架“飞机”的驾驶员,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应当扮演有温度的引领者的角色,正如飞机的领航员,避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迷路,及时果断地判断情况并以仁爱之心坚定地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航线。《论语·子罕》有言:”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温度”的课堂的前提,语文课堂尤其如此。高中语文课堂想要有“温度”,首先在于高中语文教师本身。语文学科本就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的一门学科,而语文老师是具有教育情怀的教师。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变得有“温度”,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
一是坚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者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能在教师的引领下被动地学习,从而使课堂的活动形式单调。而“有温度”的课堂不仅要唤醒学生的生命活力,使他们保持对未知事物的探求欲望,给予他们探求知识与真理的权利和时空;还要允许他们在尝试中犯错,理解他们暂时的“愚钝”;在挫折时给予其鼓励,在迷惘处予以其点拨,教师要做到对学生的关怀与照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课堂的“温度”。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将教师的核心地位弱化。不管教育环境如何改变,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地位不能变。课堂教学必须要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只有教师合理有效的引导,才能是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是“温度”课堂的把控者,教师既要燃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还要清楚在何时、何处“点火”、“扇风”,又要对“火势大小”、“火势走向”即时调控,使课堂的“温度”在合理范围内转换,确保教学达成既定目标,又能将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体现得恰到好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温度”的课堂应把每一个学生纳入教学中心。将每一个学生纳入教学中心,不是形式上的参与,而是实质性的介入。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每个学生纳入教学中心,但很难做到将每一个学生都关心照顾到。我曾经有一次亲身经历记忆犹新,在一次授课后课代表过来问我能不能上课的时候点某位同学回答问题,我当时表示诧异,她解释说该同学上课也努力举手想要回答问题,然而我忽略了她。我当即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很多时候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奇怪,授课教师为了让他的课堂更加精彩有趣,也做了一些取舍,比如让活跃的同学回答问题,忽略那些平常不积极的同学。其实这样的做法违背了公平对待每个学生,有“温度”的课堂是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照顾,而不是只有部分同学得到关心照顾。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无比的热情、真诚和期待走进学校和课堂的,教师必须以同样的态度给予他们关怀与支持,使其感受师者的温暖、享受学习的乐趣,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健康成长的领域。
二是“有温度”的高中语文课堂应该共建合作学习共同体。学习中的成功体验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求的强大动力,这种体验对优秀生来说较易获得,但对普通生和学困生而言却并非易事。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小先生制”一样,建立合作学习共同体有利于促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其因有三:一是对于高中生而言,处于共同体中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小群体”荣誉感,学习中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由于身份相同,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为自由顺畅,敢于表达个人见解,因而也更易取得进步与成功。二是普通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对一交流的,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无法拒绝、无从逃避,一旦回答效果不好,产生的挫败感就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共同体就如一个壁垒,可以减少学生“直面”教师的机会,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三是汇集共同体群体智慧的学习结果,一般质量较高,由个体代表群体展示、表达学习结果,更易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样的教学内容,对于不同的学生,难度系数是不一样的,教学设计也必然不同,只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才能够打动学生,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只有面对自己熟悉的、了解的、有一定感情的人、事、物时,学生才比较容易产生共鸣,实现情感目标。正如特级教师袁菊所说,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课堂需要把时间还给学生,学为主体,让学生立在任务群之中,回归语文学科“整合”的本质。讲求“入境,务神,创生”。语文教学及语言的沟通和表达,缺少师生沟通的教学更是缺少了课堂的“温度”。语文教师应当处于课堂的主导者地位,全程导向而非强制干预才能让学生适应自如,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这样的课堂充盈着思维碰撞的火花和智慧交融的幸福,是师生共同向往的生命乐园。